[实用新型]自动扣合锁定之自行车固定支撑架无效
申请号: | 89216478.6 | 申请日: | 198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63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30 |
发明(设计)人: | 郑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瑞芳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锁定 自行车 固定 支撑架 | ||
自十八世纪以来,自行车设计,由游戏的器具逐渐地转变成现代化的代步工具之一。而自行车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在其轻便、价格低廉,不受空间之限制;因此虽航天飞机已多次升空,多种汽车亦早间世,仍不能使自行车淘汰。
在自行车的停靠过程中,占最大支撑能力的部分便是支撑架;此支撑架非但具有支撑自行车停靠之能力,并且具有扣合锁定,不致被轻易推移。因此传统的支撑架(如图6),总包括有架片(1)、弹簧(2)、定位片(3)、支杆(4)等主要元件,而其相互关系为:
架片(1)以结合钉(17)结合支杆(4)之上端,且使支杆(4)之活动距离在结合片(12)与侧向折片(16)间之90°空间位置中;定位片(3)则以定位钉(36)结合于支杆(4)上,使支杆(4)活动时,定位片(3)亦随之活动;再以一弹簧(2)之一端勾于架片(1)之勾钉(18)处,另一端结合于定位片(3)之勾槽(37),使定位片(3)与架片(1)间具有弹簧(2)之控制关系。最后,使架片(1)一侧之固定片(19)结合于自行车后轮骨架上,并由固定槽孔(11)锁定之,支撑架便结合在自行车上,再藉助定位片(3)上内折片(31)之卡掣端(311)与架片(1)之扣合孔(140)扣合与否来达到支撑架之锁定。
因此,在自行车行驶中,支撑架系如图7所示之呈水平侧摆放;当停驶后,人便把支撑架下移转90°(如图8)使支杆(4)呈垂直状态,最后将定位片(3)侧推(如图9),便完成支撑架之锁定扣合。
然后使用时,人们常发现:
支撑架在使用时,即使人们推移支杆使之支撑,但自行车常发生支撑不稳,支杆竟自动回缩到不使用时之水平状态;或支杆受到轻微触动,便回复到不使用的水平状态中。
此种状态,常令消费者大伤脑筋且不知所措,然而人们经深入了解及分析后发现;消费者之所以会造成上述之困扰,其实是定位片未能立即进行锁定造成。其理由为(如图7、8),当人们下推支杆(4)时,勾钉(18)与定位钉(36)间为弹簧(2)伸张之最大、最长点,过此连线Q,则弹簧(2)之拉伸回复力,将促使定位片(3)折向该连线Q之两侧中之一侧;此乃一般机械传动中圆周运动上之一端点与某一点间位差之形成,而人们则在此现象中加设一弹簧于端点X及某一点Y中,则从最短距离S到最长距离SQ之间即是弹簧作用力区间(如A图)。故再配合弹簧之回复力,自然由SQ偏右,则弹簧自藉回复力之拉动,使圆周块向右摆动,反之也成立,除非人们施以外力,否则弹簧力便可使其定位。因此在此种传动构件下,人们使图8之支杆(4)下摆,对弹簧而言,其勾钉(18)与定位钉(36)之相对距离及位置不变下,自然定位片不可能复位呈锁定状态,故人们便需要施以外力,使定位片(3)向左侧摆,由原来α距之拉力改为β距之拉力,使定位片(3)之卡制端(311)嵌卡入架片(1)之结合空间(13)未之扣合孔(140)中(如图6、7),并通过弹簧之回复力,使卡掣端能够紧紧的扣入扣合孔(140)内,此时人们想推移支杆(4)已是不可能。
而消费者通常急急忙忙停车后,只把支杆下移就离开,并未把定位片(3)定位于锁定状态,故发生前述之现象是正常的。
然而,物质文明的进步都事事讲究方便,时时寻求简易;同样的,产品设计的趋势亦是如此,因此虽然自行车支撑架的使用不便为消费者的使用所致,但是当大多数人都体会过此种现象时,这便成为一种产品之缺点,而新产品之推出,也正是弥补旧产品所造成消费者使用的不当,此不但是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动力,也是产品改良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人即鉴于此,乃积极研究改进,并取得有效而合理的改良,做到:
(一)最小的结构改良。
(二)最省的改良成本。
(三)最大的使用效率。
(四)最佳的操作功效。
故设计出一种专供自行车支撑架之自动扣合锁定结构,以去除常用支撑架之弊端。
图1为标实用新型之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操作示意图(三)
图6为常用外观图
图7为常用操作示意图(一)
图8为常用操作示意图(二)
(1)架片 (2)弹簧
(11)固定槽孔 (3)定位片
(12)结合片 (31)内折片
(121)扣合片槽 (311)卡掣端
(13)结合空间 (32)勾片
(14)扣合片 (33)折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瑞芳,未经郑瑞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6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疗暖炉
- 下一篇:延时/定时型剩磁式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