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敷式固态压阻水深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6610.X | 申请日: | 198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51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彤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秦岭晶体管厂 |
主分类号: | G01D5/16 | 分类号: | G01D5/16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陕西省宝鸡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敷式 固态 水深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制造领域。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领域中的已有技术是:本实用新型的厂申报的《硅压阻式液深传感器》,专利号为87207504.4号。该器在结构上采用前后腔体冲硅油的办法来保证传感器的工作精度,但其不足之处是:长期液下工作,难以保证不渗液、不渗潮和难以保证不出现硅油渗漏的问题,并且给腔体冲油也是比较复杂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无需冲硅油且能长期在液下工作而不渗液、渗潮的涂敷式固态压阻水深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基座、组合硅杯、密封体、压线衬套的改进设计及采用电缆密封技术而实现的。涂敷式固态压阻水深传感器是由导水头、组合硅杯、基座、橡胶密封圈、垫片、锁紧环、防震帽、金丝、印制线路板、通气接管、密封体、压线衬套、密封帽、橡胶圈、护线管、橡胶护套和四芯电缆组成。组合硅杯的芯片上采用改性高分子聚乙烯塑料涂镀,使得在芯片正反面形成一层2~5从厚的薄膜,以实现防液、防潮、防腐、绝缘的目的。组合硅杯粘贴在基座上,基座不设前后腔体,从而免去了冲硅油。因而,不仅缩小了基座的体积,免去了硅油和隔离膜片,关键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下长期工作渗液、渗潮和硅油渗漏的问题。密封体的左部为锥形且中心制有孔;压线衬套的内腔为喇叭形,密封体的左部和压线衬套的内腔相吻合。四芯电缆的中心夹有一大气导通管,一端与通气接管连通,另一端通大气,使得液外大气变化传入液下传感器的背压腔,从而消除了气阻,提高了温度性能、精度指标。印制电路板粘贴于锁紧环上,传感器与电缆采用三级密封,主密封环节采用直接对电缆外皮扩张成型为喇叭口形,采用上下锥形螺纹锁紧,周围涂胶密封;二次密封采用橡胶圈将电缆外皮压封;三次外层护线套涂塑性胶密封,从而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是在组合硅杯的芯片上采用改性高分子聚乙烯塑料涂镀,使得在芯片正反面形成一层2~5μ厚的薄膜,因而实现了防液防潮、防腐、绝缘的目的;二是不设前后腔体,免去了冲油复杂及隔离膜片,并且缩小了基座的体积;三是采用电缆密封技术保证了传感器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涂敷式固态压阻水深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导水头 2-组合硅杯
3-基座 4-橡胶密封圈
5-垫片 6-锁紧环
7-防震帽 8-金丝
9-印制线路板 10-通气接管
11-密封体 12-压线衬套
13-密封帽 14-橡胶圈
15-护线管 16-橡胶护套
17-四芯电缆
实施例:
图1是涂敷式固态压阻水深传感器的一种实施例。
涂敷式固态压阻水深传感器的实施:导水头1旋接在基座3的一端,组合硅杯2的芯片上采用改性高分子聚乙烯塑料涂镀,组合硅杯2粘贴在基座3内,橡胶密封圈4位于组合硅杯2上,垫片5位于橡胶密封圈4上,锁紧环6旋入基座3内,防震帽7位于锁紧环6上,金丝8的一端与组合硅杯2连接,另一端焊在印制电路板9上,印制电路板9位于基座3内,通气接管10位于密封体11的园孔内,密封体11旋接在基座3内,压线衬套12旋接在密封体11上密封帽13旋接在基座3内,橡胶圈14位于密封帽13内。护线管15旋接在密封帽13上,橡胶护套16套在护线管15上,四芯电缆17穿过护线管15与印制电路板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秦岭晶体管厂,未经宝鸡市秦岭晶体管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6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