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皮头活动铅笔无效
申请号: | 89217086.7 | 申请日: | 198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75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21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亮;熊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海亮 |
主分类号: | B43K21/02 | 分类号: | B43K21/02;B43K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皮头 活动 铅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或绘图文具。它是一种带有较大橡皮头的活动铅笔。
目前国内出售的活动铅笔,或者不带橡皮头(例如福州华榕文教用品有限公司出产的“燕子”牌),或者所带的橡皮头是和笔芯管(2)(参见附图1)联接在一起的(例如上海中国铅笔二厂的“三星”牌)。后者在使用橡皮时,易摇晃不定,甚至连带引起送铅动作;同时由于构造原因。橡皮头的大小也受到较大限制,很易消耗。实用新型“多功能的自动圆规”(CN87202918)将圆规一脚设计为活动铅笔形式,此脚也可卸下作活动铅笔使用,其特点在于送铅动作由顶揿方式改为侧揿方式,并且揿压装置兼作挂笔钩;但由于功能方面的要求,它不可能带橡皮头,结构也较复杂,制造材料也局限于金属材料。不过,它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启发了思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活动铅笔的结构,提供一种可带有较大橡皮头的使用方便、构造简单的活动铅笔。
现有的活动铅笔主要由笔杆、笔芯管组件、笔头体等部分构成。笔芯管组件用来盛装若干根成品铅芯,并且每揿压笔芯管上端一次,即可将所夹持的铅芯向笔头送出一小段;放开手后,笔芯管在弹簧作用下返回原位置,同时由于笔头体中的橡皮制动圈的作用而防止铅芯被带回,最后笔芯管上的铅芯被夹紧,使得铅芯外端受压时不易缩回(它的具体构造属已有技术,不赘述)。本实用新型对常见的活动铅笔的结构进行了一些改造,将送铅动作由顶揿方式改为侧揿方式,即在笔杆(1)(见附图)的上部设置了一长形导槽,揿压装置(4)的一端插入此导槽内并固定于笔芯管(2)的顶端。固定的较好方式为:在揿压装置(4)的伸入笔杆(1)内的一端设有一适当圆孔,而笔芯管(2)的顶端设有内螺纹,以便使用螺钉(3)将(4)固定于(2)的顶端。揿压装置(4)的外露部分常设计为笔挂或便于手揿的块状物。笔杆(1)的顶端带有一个橡皮套筒(5),可装配一个适当大小的橡皮头(6)。
橡皮套筒(5)与笔杆(1)可有两种联接方式:其一,在笔杆(1)的顶端制备供联接用的螺纹或一定退拨状,橡皮套筒(5)的一头与之相配合;其二,橡皮套筒(5)与笔杆(1)制成一体。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局部剖视的装配图。
图2是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相对于图1的局部俯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也是本案的实施例)对于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笔杆(1)上部的导槽的位置应靠近橡皮套筒(5),其位置和长短与笔芯管(2)的长度相适应,并使得揿压笔挂(4)能有效地完成输送和夹紧铅芯的动作,这就要求在送铅动作的两个终点位置,笔挂与导槽两端均留有一定的间隙。笔挂(4)用条形弹性材料(如钢片、铜片、塑料等)制成,其伸入笔杆(1)内的一端可呈圆形或条形。固定螺钉(3)带有“-”字槽或“+”字槽;它的中心可设一小孔。以便从顶端装入铅芯;也可不设小孔。此时铅芯改从笔头体下部的导管中插入(同时须揿下笔挂(4))。在装配笔挂(4)时,若进入笔杆内的端部(例如圆形的)大于导槽宽度。则从笔杆(1)的开口端伸入扁起子压下笔芯管(2),将(4)的端部基本顺槽长的方向装入后再旋转之。使得笔挂(4)符合使用位置,然后装入并旋紧螺钉(3)。
图1其实还示出了一种具体的“大皮头活动铅笔”,它直接采用前述“燕子”牌活动铅笔(或其它廉价品种)稍作改制而成,橡皮套筒(5)及φ9圆柱形橡皮都有成品出售,笔挂也易制造。此时笔杆(1)的上端宜制成退拨形状,使得橡皮套筒(5)可装紧于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带有较大的橡皮头,寿命较长,且使用方便、有效;更换橡皮头便当。
2、此处的笔挂(4)与笔芯管(2)的联接方式,使得本产品在侧揿式活动铅笔中结构比较简单,并且笔挂(4)的卡头与笔杆(1)的外壁间易获得适当压力,便于插挂于衣袋之中而防止遗失。
3、基本可利用现有商品进行改制、装配。成本与现有的相应产品相近。生产活动铅笔的厂家很易改产此种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海亮,未经彭海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7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起动机电子继电器
- 下一篇:簧式腔内置管及置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