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片冲模无效
申请号: | 89217091.3 | 申请日: | 198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61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臺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链条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陈展元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冲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条片冲模,尤指一种冲剪链条片成型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上乃依适当距离分别布设以数字印模杆、链柱孔模杆、链片模杆等元件,供链条片板输送前进时,依序受冲剪成型,而能精简模具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所采用链条片之成型制造,是在一平板状链条片材料上先经过一打字模具作号码标示之冲印加工后,再将该材料片换至另一打孔模具上,依链条片轴孔位置先施以冲孔加工后,再换至另一具有链条片形状冲模上施以冲孔加剪,而一次形成多个链条片,完成一链条片之制造过程。
上述之制法,不仅在模具、配用机具、人力、时间等成本上耗费甚巨,实不符经济节约之原则,亦因辗转模具变换、装卸,而浪费时间,实无良好工作效率可言,再且,一旦因模具一再更换,常致使链条片材料上前后过程冲剪位置有所偏差时,将导致整个材料报废,亦使前加工过程之成本同时浪费,不仅品质难以有效确保外,更造成成本上的浪费。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乃为彻底改善普通的链条片制造之麻烦、费时、品质不佳与成本高昂等缺点,进而提供一种链条片冲模,其特征为冲模上同时具有印字模、轴孔模与链片模等,得藉链条片材料循序推进后,可受连续冲剪成型,而具精简制造成本,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与品质等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条片冲模结构,它由上、下模组成,其中上模的下端四等角落布设有一中空轴管,中央延设一上模板,该上模板中央则再凸设一轴孔模板,于该轴孔模板上等距设置多个冲孔杆,于轴孔模板二侧之上模板上则分别等距布设以印字模及链片冲杆,且各印字模、冲孔杆、链片冲杆间均互为相对应位置方式设计。下模的上端四等角落位置则凸设以定轴,与上述定轴管互相对应,而定轴上则套设有弹簧,及一位于上端部之承套,下模的中央凸设一与上模板呈相对应形状之下模板,该模板上并依各冲孔杆、链条冲杆之位置,相对设有穿孔,且于该等穿孔之背侧具有可供排屑之中空部。
以下配合附图,结合一实施例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品废料中显示加工过程的参考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冲模主要分有上模10与下模20,其中,上模10下端四等角落布设有一中空轴管11,中央延设一上模板12,该上模板12中央则再凸设一轴孔模板121,于该轴孔模板121上等距离设多个冲孔杆14,于轴孔模板121二侧之上模板12上则分别等距布设以印字模13及链片冲杆15,且各印字模13、冲孔杆14、链片冲杆15间均互为相对应位置方式设计。
下模20上端四等角落位置则凸设以定轴21,与上述定轴管11互相对应,而定轴21上则套设有弹簧23,及一位于上端部之承套22,便于上下模具10、20互相对合后有反弹分离,以便居中链条片材料30之移位操作,又,中央凸设一与上述模板12呈相对应形状之下模板24,且该模板上并依各冲孔杆14、链片冲杆15之位置,相对设有穿孔,且于该等穿孔之背侧具有可供排屑之中空部25。
如图2所示,上、下模10、20组合后,则可由上模10上端于链条片材料30置入后作冲压动作,以完成其冲剪成型;其中,链条片材料30是另受一推送装置40夹持推送,且依上模板12印字模13、冲孔杆14、链片冲杆15等排列次序及位置分成三次逐次推进,即使链条片材料30先受印字标示后,再推进受冲孔加工,于冲孔加工同时,其后段则亦作印字标示,再推首段受冲孔部分至链片冲杆15接受冲剪成链条片同时,其后段已受印字部分则连续作冲孔加工,而又再后段则同时作印字加工;依此类推,则链条片材料30即可以成卷渐次展开并作间歇式推进受印字、冲孔、冲剪成型加工一贯完成,其间不须再更换模具。
因此,经采用本实用新型新颖模具后,乃至少具有以下诸多优点与实用功效:
1.以本连续冲剪成型制作链条片方式,可大幅缩减更换模具、校对位置等施工时间,进而增加产量,极具降低成本与提升工作效率之功效。
2.减少模具及人力之浪费,极具节约成本功效。
3.可以自动化大量生产,并可由一人兼控数机,极具经济开发价值。
4.以自动分段推送材料方式,能彻底解决加工不良情形,极具品质提升与确保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链条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链条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7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憎水阻燃聚乙烯绝缘绳
- 下一篇:气动式汽车离合器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