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吨位索的牵引张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17181.2 | 申请日: | 198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83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11 |
发明(设计)人: | 丁方儒;郑夏裼;陈港;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建设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处仁,唐晓莉 |
地址: | 北京市安外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吨位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应力施工用机具。
在斜拉桥的建造施工过程,需要将拉索的两端分别穿入梁上和塔上预留的索孔,并作初步固定,称为挂索,或称牵引就位,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张拉锚固。对于工作索力不超过300吨的小吨位索,采用卷扬机钢丝绳直接挂索,即可办到。但是当工作索力超过300吨、采用卷扬机挂索时,由于挂索张力低,难以使索端锚头拉出塔上的预留索孔,或者虽然挂索时,将索端锚头拉出了塔上预留索孔,而下一步张拉时,会出现索端锚头外露太多,而不符合设计施工的要求。
目前,对于工作索力较大、索重也较大的大吨位索的牵引就位、张拉锚固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加长张拉杆的办法,其装置是在拉索端部锚头处,连接张拉杆,再连接一段钢绞线束(工具索),然后再通过张拉千斤顶与牵引装置连接。其中张拉杆有大小两种,可以用螺纹套筒接长或更换。现有这种装置的牵引张拉过程是:1、用卷扬机将锚头提升至塔身索孔入口处,将小拉杆一端与锚头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套筒与牵引用钢绞线束连接。此时钢绞线束已穿过张拉千斤顶的中心孔和斜拉桥塔上的预留索孔。2、开动张拉千斤顶,收紧钢绞线束,对拉索进行牵引,当钢绞线束到尽端后,卸下牵引装置,用小拉杆继续牵引,直至锚头伸出预留索孔,完成牵引过程。3、将小拉杆换用大拉杆,张拉至设计索力,进行锚固,完成张拉锚固过程。由此可见,现有装置工作过程需要换装拉杆,施工繁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带有挤压锚的钢绞线束工具束,代替加长张拉杆进行牵引和张拉,以简化施工方法,改善大吨位索的牵引张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大吨位索的牵引张拉装置由锚头、牵引用钢绞线束(工具束)、张拉千斤顶、牵引千斤顶组成,其特征是锚头设有开式连接头,工具束一端带有挤压式锚具,可方便地插入连接头的径向开缝,在张拉千斤顶和牵引千斤顶之间设置有定锚具和液压顶压器,在牵引千斤顶外端设置动锚具。开式连接头为圆柱体,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沿周边设有均布的径向开缝。
采用本实用新型,较之设加长拉杆的牵引张拉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动锚具在顶锚具外侧,牵引用钢绞线束是穿过定锚具各孔道定位后,再进入动锚具的,可以改善动锚具的自锚性能;由于定锚具上设有液压顶压器,利用液压强力推顶锚具的夹片,可以使夹片平整地进入锚孔,不会脱滑,锚固可靠;专用的开式连接头将拉索与工具索连接,工具索端头的挤压式锚具便于从连接头的开缝中卸下,同时开式连接头是用螺纹连接在拉索的锚头,拆卸方便,可以连接多根钢绞线,提高工具索的承载能力;牵引千斤顶和张拉千斤顶采用独立千斤顶组合,都可单独使用。此装置适用于斜拉索或平拉索的牵引张拉。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大吨位索的牵引张拉装置牵引工况示意图
图2是大吨位索的牵引张拉装置张拉工况示意图
图3是开式连接头与挤压式锚具连接部位剖面图
由图可见,大吨位索的牵引张拉装置是由锚头1开式连接头2、牵引用钢绞线束(工具束)4、张拉千斤顶6、牵引千斤顶9组成,在工具束一端带有挤压式锚具3、在张拉千斤顶6与牵引千斤顶9之间设置有定锚具7和液压顶压器8,在牵引千斤顶外端设有动锚具10。
其牵引过程是:开动油泵,使张拉千斤顶活塞外伸至一定位置,关闭油门使其不能回程;再开动牵引千斤顶,动锚具自动锁紧,工具索通过开式连接头牵动拉索,当牵引千斤顶达到工作行程时,用液压顶压器推顶定锚具的夹片,锚紧工具索,在牵引千斤顶回程中,动锚具即自动打开与工具索发生相对滑动。回程完毕,在牵引千斤顶再次行程时,动锚具自动锁紧,定锚具自动打开,工具索继续移动。如此重复工作,即可使拉索端头的冷铸锚头1牵引出塔上预留索孔,用锚环5暂时固定,完成牵引就位。
其张拉过程是:在用螺母暂时固定冷铸锚头之后,逐个卸去动锚具、牵引千斤顶、液压顶压器、定锚具、工具索、开式连接头,在张拉千斤顶中穿入张拉杆11,并拧入冷铸锚头的螺孔中,再拧上张拉杆螺母12,用张拉千斤顶将拉索张拉至规定吨位,锚环5进行锚固,即完成张拉锚固。
以上实施例采用张拉力500~1000吨的大吨位穿心式千斤顶作张拉千斤顶,牵引力300~500吨的穿心式千斤顶做牵引千斤顶,工具束设有12~19根钢绞线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7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