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体金属盖易拉杯无效
申请号: | 89218417.5 | 申请日: | 198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90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04 |
发明(设计)人: | 秦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山丰乐五金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B65D17/28 | 分类号: | B65D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全永留 |
地址: |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盖易拉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部分开启的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塑体金属盖易拉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易拉罐是用铝合金制得的,原料常需从国外进口,较为昂贵;另外,有一种塑料平底杯,虽然其造价较低,但不耐压,灌装加压后,杯体与杯底接口处易破裂,不可用来贮存充气饮料(如可乐、啤酒等)。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的耐压的易拉杯以取代进口铝质易拉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构思来实现的:一种塑体金属盖易拉杯,包括杯体和金属盖,杯体底部呈圆弧状,或在圆弧上有多于两个少于七个的突起,金属盖中央处装有拉扣周围是一圈边缘槽,金属杯盖边缘槽与杯口边缘通过密封胶相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易拉杯与现有的铝合金易拉罐的原材料完全不同,由于易拉杯的杯体由塑料制得,故可节约大量进口铝合金材料,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易拉杯杯底有着独特的结构,可使所受的压力分散,其耐压能力可与铝合金易拉罐媲美,这样也克服了平底塑体杯不耐压的缺点,它可贮存各种充气饮料。
下面结合附图及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图1金属盖的正视图;
图2梅花底塑体易拉杯的正视图;
图3梅花底塑体易拉杯的俯视图;
图4圆鼓状底塑体易拉杯的正视图;
图5双突底塑体易拉杯的正视图;
图6叁突底塑体易拉杯的俯视图。
实施例1
将铝箔冲压成杯盖待用,制得的杯盖如图1所示,直径72厘米,厚度0.2毫米,周围为一圈边缘槽2,中心处装有一拉扣3。
将75克聚丙烯、25克聚氯乙烯及适量钛白粉混匀、尔后注入梅花底杯的模子内,使其融熔,然后在120-150℃温度下保温30秒,加压30秒后出模即得如图2或图3所示的易拉杯的杯体,杯体呈圆锥状,底部为圆弧状,且有六个突起1,故其底部为嵌有六个突起1的圆鼓状,即梅花杯底。
将待贮存的充气饮料压入杯内,同时在封口机上密封(在杯盖的边缘槽2内涂上Cais公司生产的密封胶)使边缘槽与杯口4相密合,即可制得所需的易拉杯。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得铝盖,然后取70克聚丙烯、30克聚乙烯混匀后倒入呈圆鼓状杯底的模子中,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加热、加压后出模,得到如图4所示的圆鼓状杯底的杯体杯体呈圆锥状,底部呈圆弧形,然后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罐装封口即可。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得铝盖,然后取80克聚丙烯、20克聚乙烯及适量色料混匀后倒入带有两个突起的圆鼓状杯底的模子中,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加热、加压后出模,得到如图5所示的杯体,其杯底呈带有两个突起的圆鼓状,然后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罐装封口即可,得到一个杯体为圆锥状,在圆鼓状底部嵌有两个突起1的塑体金属盖杯。
实施例4
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盖,然后取85克聚丙烯、15克聚乙烯及色料混匀后倒入带有叁个突起的圆鼓状杯底的模子中,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加热、加压后出模,得到如图6所示的杯体,杯体呈圆锥状,其杯底为嵌有三个突起的圆鼓状,然后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罐装封口即可。
实施例5
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盖,然后取100克密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脂材料倒入梅花底杯的模子内,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加热、加压后出模,得到如图2或如图3所示的杯体,其底部是嵌有六个突起1的圆鼓状,即梅花杯,其杯体形状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然后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罐装封口即可。
试验实例1:耐压试验
任取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 中制得的易拉杯共10个,在室温14℃下全部通过0.2MPa和0.3MPa耐压试验,罐体不突不裂,铝盖塑体连接处不渗漏。
试验实例2:无毒试验
经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测试,该易拉杯的原料、配方及工艺流程均完全符合卫生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山丰乐五金塑料厂,未经上海宝山丰乐五金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8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物切削器
- 下一篇:车灯故障自动显示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