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辆前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18542.2 | 申请日: | 198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8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有经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安国 |
地址: | 湖北省京***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具,特别是汽车和时速在30公里以上的机动车辆的前照明装置。
按照我国试行的城市机动车辆安全检查暂行标准,要求机动车前面左、右两边各装一个(或两个)前照灯,前照灯要有远、近变光装置,机动车辆夜间行驶时开远光灯,在距100-200米处看见对面机动车辆的灯光时,就要互关远光灯,开近光灯或开小灯,灯光间明间暗,减速摸索行驶,而且近光灯必须符合防眩目要求,为此,现有的前照明灯装置就较复杂,操作较麻烦。近几年发明了一些汽车交会灯具,如CN85203031、CN85204467、CN86209571、CN86200289等都各有特点。CN85203634介绍的车用偏振光照明装置,结构较简单,不需变灯光。它的偏振光车灯由灯泡、抛物状聚光镜及偏振光膜组成。其偏振光膜位于两平面玻璃间,此装置的弱点是亮度偏低,照明幅度偏小,因无冷光措施,实践表明偏振光膜易损坏。
为了克服上述CN85203634车用偏振光照明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动车辆前照明装置,它发出的光有足够的亮度和照明幅度,使司机在座席前不眩目,不需变光,可不减速地正常行驶,结构简单。
本机动车辆前照明装置的技术措施,包括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前的照明偏振光灯及一个装在驾驶室内的偏振滤光档板或司机专用的偏振滤光眼镜两部分,其特征是前照明偏振光灯由一个球帽形镀有一层能透过可见光反射红外线的介质膜的散光玻璃3、和一个球帽形普通玻璃2(见附图)中间夹有偏振片8构成的偏振罩1,偏振罩1和一个抛物面玻璃冷光碗4对焊接成一个灯泡、灯泡内设有玻璃支架5支撑的吸热玻璃板7和一个发光卤钨炮6。
其所述的吸热板7由能透过可见光,滤掉红外线吸热玻璃和玻璃支架5焊为一体,罩着卤钨灯6,从而保护偏振片8不受高温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冷光碗4,是在玻璃抛物面碗的凹面镀一层能透过红外线的介质膜,从而使灯碗的温度不至增高。
本实用新型是使偏振罩1与驾驶室的偏振滤光档板或司机专用偏振滤光眼镜的偏振化方向都跟水平方向成正、负45°角。即把偏振罩1与偏振滤光档板的标线处于垂直状态,这样,就可以不受对面机动车车灯眩光的影响,并能看清自己的车灯照亮的路面和路面上的物体。因偏振罩为散光的球帽形的,所以照明幅度较宽。
本机动车辆前照明装置,远光不眩目、进行交会车时,司机不必减速行驶,能提高车速和运输量,节约油耗,车前左、右各装一个灯,可照亮着全部路面,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3为普通散光玻璃,上面涂了一层能透过可见光、反射红外线的介质膜,2为普通玻璃制品,6为卤钨灯、4为能透过红外线的玻璃冷光碗、7是吸热玻璃板,它能透过可见光,滤掉红外线。本实用新型所用材料可在有关厂家订购。本实例装于汽车上试用效果良好、亮度、照明幅度和防眩光均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有经,未经张有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8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碎茶揉切机中节转子
- 下一篇:平衡一字尺轻型绘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