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晶材料远红外取暖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8607.0 | 申请日: | 198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1 |
发明(设计)人: | 许勤堂;符瑞华;冯霞晖;杨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淑仪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红外 取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微晶材料作热辐射体的远红外取暖器。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有石英取暖器、油灯取暖器和煤气取暖器。这些取暖器各有以下缺点:
石英取暖器:热效率低,寿命短;
油灯取暖器:耗电量大(高达3000瓦);属对流换热,需长时间不停顿加热,才能产生取暖效果;
煤气取暖器:优点是热值高,耗费较低,其缺点是:
1、不安全,煤气泄漏很难避免;
2、当时间稍长时,会导致房中缺氧,对人体威胁较大;
3、煤气燃烧后所产生的CO2和CO对家用电器的腐蚀作用大;
4、怕水,浴室中无法使用。
(National特选品 カタロク 1983)
(CN 86200513 198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微晶陶瓷作热辐射体的远红外取暖器,以克服现有取暖器的各种弊病。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辐射体芯的组成和整体结构。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辐射体芯1与反射屏2机械连接;网罩4与反射屏2机械连接;主体壳5用螺丝与后罩壳3连接;取暖器的整体部件(1-5)均装在底座7上。在7的一端,装有调功率旋钮6,其它电器元件均装在底座7内。图2所示为辐射体芯1的组成,用微晶陶瓷材料做成辐射体8在其内壁涂敷一层导电涂层9(涂层材料用掺合型导电涂层或本征型导电涂层)使辐射体8的下部出口处,引出两端银电极13,13穿过隔热纤维11及底板12并通过导线14与外电源连接;辐射体8与固定环10之间用粘结剂粘结;再与隔热纤维11及底板12用机械方式连接。
本取暖器的热辐射材料,采用微晶材料(包括微晶玻璃和微晶陶瓷);功率采用无级旋钮随意调节,其范围为0-1000瓦;
外壳的形状可有方形、椭园形、八角形等富于美感的各种形状;
反射罩可作成半抛物球形;抛物柱形等。所用固定环可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
1、热辐射材料的发射率好,辐射力特强,致使热效率高,供暖速度快,热能可充分利用;
2、使用方便:采用可控硅控制器,功率可由无级调节旋钮随意进行,功率可调范围为0-1000瓦;
3、由于不会产生腐蚀气体,对人体安全可靠;
4、外形美观,在整体造型上,具美感,能起装饰作用。
附图及其说明如下:
图1为方形取暖器外形整体示意图。
图中1--辐射体芯
2--反射屏
3--后壳罩
4--网罩
5--主壳体
6--调功率旋钮
7--底座
图2 为辐射体芯组成图
图中8--辐射体
9--导电涂层
10--固定环
11--隔热纤维
12--底板
13--电极
14--导线
图3、图4为取暖器网罩示意图。
图5 为椭园形取暖器示意图
上部为正视图
下部为腑视图
图中1--辐射体
2--反射屏
3--后罩壳
4--网罩
5--主壳体
6--调功旋钮
7--指示灯
8--底脚
图6 为八角形取暖器示意图
图中1--辐射体
2--反射罩
3--后罩壳
图7 为底脚示意图
图中 A、B为组合体两部份。
其间有螺丝相接,可旋转。
实施例一、方形微晶材料远红外辐射取暖器的组装
1、参照图2 组装辐射体芯:
在底板12上垫有隔热纤维层11;其上装有固定环4,将微晶陶瓷辐射体8的内壁涂敷一层导电涂层(由导电粉末银粉填料玻璃粉以及粘结剂组成)将其置于固定环4上,并用粘结剂粘结。固定环4与纤维层11底板12之间用机械法紧固。导电涂层两端引出两电极13,穿过纤维层11和底板12,焊上导线14,即可与外电源连接。
2、按照图1进行整体结构的组装:
作好的辐射体芯1与发射屏2机械连接;网罩4与反射屏2用机械方式连接;主壳体5系用螺丝与后罩壳3连接,并与网罩4相互御接;取暖器的整体部件(1-5)均装在底座7上,在7的一端装有无级调功旋钮6。其它电器元件均装在底座7的内部。
反射屏2做成半抛物球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8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切割直立输送悬挂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照相机快门遥控连续击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