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板固定棒无效
申请号: | 89219484.7 | 申请日: | 198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炳存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首都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智海,杨恩东 |
地址: | 北京市复兴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 ||
椎板固定棒应用在临床中,属于医疗技术领域。
众所周知,人的脊椎是由多块椎骨所组成。目前为止,人们患有脊髓恶性肿瘤、椎骨骨折、脱位等类似病症的疾病通常用丙烯酸固定术或金属板固定术来治疗,它们的目的是用人工材料植入人体对患有病症或其它外伤的椎骨加以固定。其中丙烯酸固定术的治疗方法是;先用金属线缠绕在椎骨上并以金属线为基床,注入丙烯酸加以固定。金属板固定术则是用两块上钻有长方孔的长方形金属板夹在椎骨的棘突上,再用螺栓固定,以上两种治疗方案都有金属材料,在人体内易电解,且在术后不能进行CT或MRi透视。丙烯酸固定术还会有金属线松动现象发生,使之失去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现有治疗方法的缺陷,避免术后后遗症,使病人减轻痛苦的椎板固定棒。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坚韧、耐磨、耐疲劳、耐腐蚀、无毒、稳定、有弹性的尼龙 为基本材质,将其制成截面为半圆形的棒状,长度为18cm,半圆直径为1~2cm,在其中心线上均匀分布有钻孔,供穿过尼龙线用,钻孔间距最佳为1cm。一次手术需用这种椎板固定棒两根,以半圆弧形面相向夹住椎体棘突,椎体棘突与椎板固定棒接触部分略显凹形,但与椎体固定棒的半圆弧形不吻合,这样,在两根椎体固定棒夹住椎体棘突并缠绕尼龙线后,可以在椎体棘突与椎体固定棒之间灌入骨水泥加以固定。
采用这种新型椎板固定棒,手术后病体稳定,不会产生脊髓损伤,造成瘫痪等后遗症,且由于采用尼龙 作为材质,椎体固定棒可永不变形、不受腐蚀,不影响今后CT或MRi等透视,尼龙还能与骨水泥很好结合,增加稳定性。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
图1为椎板固定棒主视图;
图2为椎板固定棒左视图;
图3为椎板固定棒俯视图;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尼龙 加工成如图1、图2、图3所示状,其长度为18cm,半圆直径为1~2cm,具体视病人身材而定,在其中心线上均匀钻孔,孔间距为1cm,手术时先将病人脊柱损伤部位显露,清除杂物,然后将椎板固定棒以半圆弧形相向的方向夹住脊椎棘突,并在棘突上钻与椎板固定棒上大小、位置相同的孔,然后用尼龙线穿过这些孔,使脊柱上椎体棘突与椎板固定棒相联接固定,最后灌入骨水泥进一步固定,上述全部步骤完成后按层缝合,即完成该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炳存,未经刘炳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9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水鼓
- 下一篇:消烟除尘高效多功能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