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液起动变阻器无效
申请号: | 89220364.1 | 申请日: | 198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26 |
发明(设计)人: | 丁丕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襄樊市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C10/02 | 分类号: | H01C10/02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景前 |
地址: | 44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 变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液体电阻器,用于起动大容量绕线转子电动机。它由电阻液箱、电阻液、定电极、动电极、定电极引出线、温度计、液位探测器、升降机构等所组成。
《水泥技术》1988年第4期公开了一种液体变阻器。图1为该液体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其中,1是电阻液箱,2是电阻液,3是绝缘筒,4是绝缘管,5是定电极引出线,6是循环泵,7是温度计,8是定电极,9是动电极,10是液位探测器,11是升降杆,12是传动链,13是升降机构。该液体变阻器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三组各自同心的绝缘筒3和绝缘管4结构复杂,制造困难,费工费时,造价高;且3个绝缘筒底部相通,使浸泡三组,定电极的电阻液箱混通,会影响电阻与动定极间距的线性关系。
2.定电极8和电阻液箱1的底部有一段距离,这种结构,在工作状态时,容易造成电阻液2受热不均匀,因而要借助循环泵6的作用,使整个电阻液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其温度的均匀一致。
3.液位探测器10的结构和动电极9的安装方式比较复杂。
4.起动时间的长短要求调整方便,但该电阻器的结构却调整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电阻线性关系好,操作和起动调整方便的电液起动变阻器。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1.用两块绝缘板16将 电阻液箱1分成互不相通的三格,三组动电极9和定电极8分别安装在三个格内,代替原技术中的三个绝缘筒3。
2.定电极8置于电阻液箱1的底部,其引出线 用以绝缘管、沿电阻液箱1的壁引出,当电阻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集中在电阻液箱1的底部,使底部液体受热而自然流动,使液泡均匀化,实际上起了循环泵6的作用。
3.动电极9通过与之连接的绝缘板17的长方孔挂在升降架15的横销19上。当动电极9与定电极8接触时,长方孔18可缓冲传动装置13、14的惯性转动,允许升降架15继续向下滑动,使结构简单化。
4.液位探测器10为两片相背的匚形金属片,制造极为简单。
5.起动时间是调整动电极9的最上极限位量来实现的,夹板上固定有线位开关2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夹板结构调整两夹板20在固定板21上的位置,即可能方便地调整动电极9的上限位置。
图2为电液变阻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电液变阻器的左向剖视图;
图4为动电极9和升降架15连接的立体放大图;
图5为液位探测器的立体放大图;
图6为上限位夹板结构23的立体放大图;
图7为下限位杠杆结构24的立体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作进一步详述:
结构:
用绝缘板16分成三格的电阻液箱1都是由塑料焊接而成。电阻液箱1内装满电阻液2,在电阻液箱1的每一格底部通过支撑座粘接上定电极8,其引出线 用以塑料绝缘管4,引出线5与起动绕线电机转子三相连接,电阻液箱1外面套以金属制成的柜体25起机架作用。在柜体25的顶上装有传动装置13,传动装置13由电机通过皮带盘带动,传动装置13的轴下部为一丝杆14与升降架15上的螺母26连接。电机转动时,升降架15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动电极9上下运动,工作时,动电极9向下运动,电阻逐渐减少,当动电极9与定电极8完全接触时,液体电阻为零。由于升降架15通过绝缘板17的长方孔18挂在销19上,动电极9与定电极8接触后,传动装置13可因惯性作用继续带动升降架15向下运动一小段。
柜体25的顶部装有下限位杠杆结构24和上限位夹板结构23,下限位杠杆结构的固定板27焊在柜体25的顶上。固定板27装有限位开关28,弹性线29一端套在升降架15上,另一端套在杠杆30的一端,杠杆30另一端装有重锤31,不工作时,重锤31使限位开 关28与杠杆30脱开,工作时,当动电极9下降与定电极8接触时,升降架15通过线绳29和杠杆30使限位开关28动作发出信号。
上限位夹板23的固定板21焊在柜体25顶上,固定板21通过两夹板20装有限位开关22。松开螺栓32即可很方便地调整限位开关22的上限位置。工作时,升降架15上升即可由触块触动限位开关22发出电信号。
动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襄樊市机电研究所,未经湖北省襄樊市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气管
- 下一篇:同线电话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