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踏板往复驱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89220520.2 | 申请日: | 198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萍 |
主分类号: | B62M9/02 | 分类号: | B62M9/02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兆光 |
地址: | 黑龙江省肇***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踏板 往复 驱动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特别是一种链条踏板往复驱动自行车。
现有的自行车根据其驱动或传动方式的不同有多种类型,如摇杆踏板式自行车和曲柄脚蹬式链传动的普通自行车,以及齿条踏板式前驱动自行车等。前两种自行车存在驱动或传动装置结构不紧凑,鞍座的位置较高,由此带来许多缺点(如上下车不方便、重心高不安全等);后一种齿条踏板式前驱动自行车见中国专利CN87105731号,该自行车也存在换向不方便,即齿条踏板式前驱动自行车和其它前驱动自行车,由于驱动装置在前轮,人们骑车时不习惯,转向不灵活,骑乘易疲劳等。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可靠、驱动及换向灵活,可缩短车体长度,简化车体结构的链条踏板往复驱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链条踏板往复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及与其连接的车叉、车把、前车轮、后车轮、车座、驱动装置,其特征是驱动装置设计为由飞轮、复位轮、过渡轮或链轮构成的呈三角形分布的并且通过链条连接传动的驱动结构,其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两种结构,上面所说的飞轮、过度轮分左飞轮、右飞轮、左过渡轮、右过渡轮。
直接驱动结构由车架后支梁上两边制出的滑槽及其内设置的左、右踏板,其(即后支梁)上端设置的左、右过渡轮、其(即后支梁)下端水平设置的复位轮,后轮轴处设置的左、右飞轮,以及链条和左、右换向节组成,其中左、右踏板分别固接链条,链条分别通过左、右过渡轮和左、右飞轮后固接左、右换向节,其变换90°后通过水平设置的复位轮。这样左、右飞轮与复位轮之间的链条上的左、右换向节,在左、右踏板上下运动时,由于踏板的行程小于左、右飞轮与复位轮之间的距离,因此链条上的左、右换向节不会运动到左、右飞轮或复位轮处,并且左右飞轮只朝顺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该驱动装置可以往复驱动自行车前进。
所说的间接驱动结构由车架后支梁上两边制出的滑槽及其内设置的左、右踏板,其(即后支梁)上端设置的左、右飞轮和左、右飞轮间设置的传动链轮,其(即后支梁)下端垂直设置的复位轮,后轮轴处设置的链轮,以及传动链条、驱动链条及其上的左、右换向节组成,其中左、右踏板分别固接驱动链条,驱动链条固接左、右换向节变换90后通过垂直设置的复位轮,传动链条与传动链轮和后轮轴外设置的链轮相连,这样左、右踏板上下运动时,传动链轮只朝顺时针方向运动,从而通过传动链条及链轮带动自行车前进。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驱动装置无死点、受力均匀,效率高、省力,传动比大、车速高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接驱动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接驱动结构中左、右飞轮,左、右过渡轮及水平设置的复位轮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接驱动结构中的左、右飞轮,左、右过渡轮及水平设置的复位轮通过链条传动时的传动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间接驱动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间接驱动结构中、左右飞轮及其中间的传动链轮,后轮轴处的链轮及垂直设置的复位轮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间接驱动结构中的左、右飞轮及其中间的传动链轮,后轮轴处的链轮及垂直设置的复位轮通过驱动链条和传动链条传动时的传动关系示意图。
图中:1前车轮、2车叉、3车把、4车架、5车座、6后车轮、7驱动装置、8左踏板、9左过渡轮、10驱动链条、11左飞轮、12左换向节、13复位轮、14右换向节、15右飞轮、16右过渡轮、17右踏板、18过渡轮轴、19后轮轴、20轴承、21后轮、22飞轮轴、23传动链轮、24传动链条、25链轮、26后支梁、27滑槽、28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链条踏板往复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4及与其连接的车叉2、车把3、前车轮1、后车轮6、车座5、驱动装置7,其特征是驱动装置7设计为由飞轮(左、右飞轮)11和15、复位轮13、过渡轮(左、右过渡轮)9和16或链轮25构成的呈三角形分布的并且通过链条28和24或10连接传动的驱动结构,其有直接驱动(如图1-3)和间接驱动(如图4-6)两种结构,上面所说的飞轮、过渡轮分左飞轮11、右飞轮15、左过渡轮9、右过渡轮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萍,未经王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牙鸡心夹
- 下一篇:电压补偿式交流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