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物颗粒去除器无效
申请号: | 89220532.6 | 申请日: | 198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66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发明(设计)人: | 叶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邦荣 |
主分类号: | D06C13/00 | 分类号: | D06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上海市大***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颗粒 去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颗粒去除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因织物起球而形成毛球的去除装置。
众所周知,当衣服穿着一段时间后,其织物经过反复摩擦,尤其是毛纺或混纺织物,其表面将会产生静电,使得织物表面的毛绒起球,这将影响服装的美观。而且这些毛球将会吸附很多灰尘,使衣服变脏。以往,人们大多数用手来摘除这些毛球,这不仅效率低,而且对织物损伤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使用高速转动的刀具将织物表面的毛球割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叶轮产生负压将割下的毛球和吸附在织物上的灰尘除去。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织物颗粒去除器,它包括壳体、驱动部件、若干刀片、一刀片架和一金属网罩;所述刀片安装在所述刀片架上,所述金属网罩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它还包括一叶轮式吸风部件,所述金属网罩的下部在其外周壁上开有若干径向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旋转的刀片将起球织物上的毛球割下,然后通过叶轮将毛球吸入网罩内,这样能有效地清除起球织物上的毛球,而很少损伤衣物,恢复衣物原有的面貌;在清除毛球的同时,由于叶轮的作用还能清除衣物上的灰尘,具有吸尘之功效;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使用也很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现参见图1,在壳体1内安装有驱动部件2,驱动部件2通过安装在壳体1内的电池(图中未画出)或外接电源驱动,其中驱动部件2的输出轴9伸出壳体1上部,并且输出轴9的伸出部制有两平行的平面。叶轮8和连接轴7一体制出,其中叶片为二片且成对称布置。在连接轴7一端制成有一轴向孔,其中具有两平行的平面与输出轴9相配;在连接轴7的另一端与输出轴9一样制有两平行的平面。刀片5和刀片架6按现有剃须刀的方法加工并连接。将连接轴7套插在输出轴9上,再将刀片架6套插在连接轴7上,当输出轴9转动时带动连接轴7和刀片架一起转动。在壳体1上拧上中间套3,其中中间套3上具有4个小孔10,供排出吸入的空气用。再在中间套上拧上金属网罩4,金属网罩4按现有方法加工,但其网孔直径较剃须刀的网孔直径略大。
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制造两个不同网孔直径的网罩4,这样既可剃须,又可去除毛球。在剃须时,可以将中间套3和连接轴7等拆去,将金属网罩4直接拧在壳体1上即可。
中间套4也可以与金属网罩4制成一体。
另外,刀片5、叶轮8的叶片和小孔1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调整。
现参见图2,其部件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是一样的,只是它不用连接轴7和中间套3。从图中可见,二片叶片8直接固定安装在刀片架6的外周壁上且成对称布置,刀片架6直接套插在输出轴9上。
当然,也可以不用叶片8,而直接将刀片架6制成叶轮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邦荣,未经叶邦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