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检专用塞尺无效
申请号: | 89220543.1 | 申请日: | 198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00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呜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北京市崇文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塞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机车车辆轴瓦部位故障的检测装置。
铁路机车车辆的润滑装置分滑动式和滚动式两种。滑动式润滑的车辆几十吨的压力,通过各种部件传到轴瓦,轴瓦经常发生裂纹,碾台,接触不良,夹线等十种故障,破坏正常的油润,而发生机车车辆的燃(切)轴事故,严重者会引起车辆颠覆,据铁路部门统计,车辆的燃(切)轴事故占铁路事故70%,是危及安全行车的第一惯性事故。
多年来铁路部门防止燃(切)轴事故的主要方法是以红外线探轴温(或者用手摸轴温)和观察外观现象并结合经验分析来判断发现能引起燃轴事故的各种故障。这种方法只凭轴温,并也只可观察到轴箱内的可见部位。但要判断轴瓦的接触状态,以及白合金是否有故障则只能依靠起轴验瓦后才能判定;对于小运转,近途到车或中途停车时间过长的车辆由于轴温过低,所以依靠轴温来发现故障的办法没有把握;另外这种方法只能发现轴颈前部的状态,而无法判断轴瓦后部的故障,因此这种方法判断轴瓦故障的准确率只达40%,由于轴瓦故障检测难度大,一般经验不足的列检工人往往还得依靠起轴验瓦来判断故障,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浪费工时、材料,还常常因此而误铁路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需起轴,不依靠轴温即可判断轴瓦各种故障的列检专用工具,提高判断轴瓦故障的准确率。
滑动式润滑装置是利用轮轴转动,将油箱内的油通过油卷与轴颈的接触带入轴颈与轴瓦之间来实现半液体润滑。规定轴瓦弧度是轴颈周长的1/3。为此,轴瓦直径较轴颈大1--2mm,因此,在轴瓦与轴颈两侧接触面的边缘处产生圆楔形间隙。当轴瓦白合金发生裂纹,变形,带入脏物或者轴瓦接触不良等故障后,圆楔形间隙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则根据这个原理而设计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在主尺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插座,旋转插座上带有一与主尺上平面平行的扁孔,扁孔内装有塞片或者塞钩或者加长塞片。塞片一端带有锥度,其锥端的长度为50--80mm,塞片轴向展开剖面呈锥状。其尖端的厚度小于0.02mm,并且尖端翘起成圆弧状。在探测轴瓦故障时,将塞片探入轴瓦与轴经之间的圆楔形间隙,然后观察塞片表面油卷形状以及附着物,可准确地判定轴瓦故障。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是它具有探测轴瓦各类故障的功能,在探测过程中不依靠轴温,无需起轴,判断准确率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省无谓起轴工时,提高工效四十倍。本发明人经多年实践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探测轴瓦故障准确率可达95%以上,经验丰富者可达100%。因此大大减少了燃(切)轴事故发生率,节省列车停站时间,仅此一项可创社会效率无法估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将从下列实施例附图中更清楚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显示主塞片3,塞钩4,加长塞片5的结构。
图1、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图中旋转插座6是由螺栓(或者销轴)10联接于主尺1一端的上平面,并可绕联接点在主尺1上平面转动。旋转插座6上带有一扁孔7,扁孔7与主尺1上平面平行,且高于主尺1的上平面。扁孔7内插装有主塞片3,主塞片3与扁孔7紧配合,使之不得在扁孔7内松动。主尺1同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钉11,它限定了旋转插座6沿主尺1轴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的最大角度为90°,此时,安装于扁孔7内的塞片3与主尺1的轴线相垂直。主尺1的另一端铰接有加长尺2,加长尺2上带有一个定位圆孔9,其内径与固定安装于主尺1上的定位销轴8的外径相同。加长尺2绕铰接点16转动,当其旋转到与主尺1成一直线时,定位圆孔9套装在定位销钉8上,限定了加长尺2的转动。加长尺2上带有长度刻度,可代替列检工人必备的钢尺以检查列车其它故障用。主尺1的中部固定有一销钉12,备用的塞钩4,加长塞片5可安装于其上,以更换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呜,未经陈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