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差电教学演示仪无效
申请号: | 89220930.5 | 申请日: | 198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洪恩;戚蓝;戚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06 | 分类号: | G09B2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差 教学 演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演示仪器。
在物理学教学中,温差电现象没有专门的演示仪器,只有一种用几个结点的金属热电偶构成的简单装置,缺点是只能演示塞贝克效应,产生的温差电动势太弱,仅是毫伏级,无法演示众多的温差电效应和现象,并且效果不明显,不能全面地体现教学思想。在热力学教学中,第一、第二定律、热机、致冷机方面内容无任何演示仪器和简单装置,只有一些模型,仅可看到相应的构造,无法演示体现上述定律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教学用演示仪器,可以将温差电现象、热机、致冷机及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等多项教学演示在同一仪器上完成。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一块以往都是用做制造致冷设备(如冷箱、冷刀、冷台)的半导体致冷器件,也可以根据该仪器输出功率的大小,采用几块半导体致冷器件进行串、并联。并对器件加以要求电压及热源,并配以开关等器件构成的。
附图所示的是该仪器的具体线路。
如图所示,在一块TECl型半导体致冷器件上,将器件的正端与稳压电源的正极〔7〕及仪器的输出端〔5〕相联接,稳压电源的负端〔6〕与开关的一端〔2〕相联接,半导体致冷器件的负端与开关另一端〔3〕相联接,在半导体致冷器件陶瓷表面上装有一加热器,在陶瓷的另一表面加装散热器。稳压电源可选用输出电压为0-15V可调,加热器可选用电阻丝加热或其它简便易行的加热方式,散热器可选用铝散热片或水散热器。当开关〔3〕端倒向〔1〕端时,对TECl的两个陶瓷面加有一定温差,输出端〔4〕〔5〕即可输出电能。当开关〔3〕倒向〔2〕时,TECl即可致冷,〔8〕为一铜一康铜热电偶,用以测量TECl的表面温度。
该仪器可以方便演示下列定律和现象。
(1).塞贝克效应
将器件冷表面保持一定温度(如10℃),使热表面升温(如100℃),则器件可产生电动势(约3.2伏特),可使所接用电器(如小电机、小灯泡等)正常工作,即为塞贝克效应。
(2).温差发电
使用方法同上,器件利用物体温度差直接获得电能,即温差发电。
(3).热机
使用方法同上,器件从高温热源吸热,对外做功,同时向低温热源放热,即热机。
(4).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开氏表述
使用方法同上,器件输出电能是从高温热源吸热转化而来,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使器件两表面温度相同,变成单一热源,则器件不能向外输出电能,即说明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开氏表述。
(5).珀耳帖效应
向器件提供电流,器件一表面降温,一表面升温,即珀耳帖效应。
(6)致冷机
使用方法同(5),将器件热表面热量及时散发掉。
该仪器的有关技术指标
1.温差电功能部分
温差为零,产生电动势为零,温差100℃,电动势约3.5伏特,产生电功率约4.9瓦特;如能使温度达250℃,电动势约7.5伏特,电功率约22.5瓦特。
2.致冷功能部分
外加电压15伏特,器件两表面最大温差60℃,热表面为10℃时,冷面为-50℃;加10伏特电压,热表面10℃,冷表面为-30℃。
3.热电偶测温
铜-康铜热电偶测温范围为-270°-400℃。
该仪器结构简单,对使用的环境无过高的要求,可用于一般教学环境,能够方便的演示有关温差电现象及热力学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