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驾驶室风挡玻璃除霜器无效
申请号: | 89221337.X | 申请日: | 198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75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书文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尤巨勋 |
地址: | 辽宁省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驾驶室 风挡 玻璃 除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驾驶室风挡玻璃除霜器,属于汽车附件,特别适于各类客货汽车除霜装用。
我国北方冬季严寒,滴水成冰,昼夜温差很大,路面冰雪兼有,这本来就给汽车司机安全驾车带来一定困难,然而驾驶室 的风挡玻璃由于内外温差和呼气中的水汽等因素很快就结成一层冰霜,影响司机的视线,这就更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使司机精神负担较重提心吊胆驾车,为避免交通肇事,不得不一边开车一边用手去擦掉风挡玻璃上的冰霜,这样既分散司机的精力,又不安全;以往也有用分布在玻璃表面上的丝状热电阻复膜的电热解霜法除霜但复膜影响司机视线,不能用于前风挡玻璃除霜。
公告号为88216834中提供了用金属薄板卷成类似元柱形的聚光罩,其内涂有远红外涂料层,聚光罩里安装有特制的电阻丝管,电阻丝管是用高强度耐高温玻璃制成的玻璃管,其内装有用钨丝绕制成的电阻丝,抽真空后组装而成的除霜器,这种除霜器因其工艺难度大,造价高,除霜效果不理想而影响其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原车的剩余电能为动力源,其除霜速度快,效果好兼有取暖作用,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各类客货汽车都适用的车辆驾驶室风挡玻璃除霜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是根据汽车上的发电机几乎全部采用并激直流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当转速变化时电压变化较小,构造简单,电压调节容易,短路时不致烧毁,故能符合汽车用电设备及蓄电池充电的要求,因此发电机是包括蓄电池点火系在内的汽车电气系统的主要电源而蓄电池则不过起辅助和调剂作用,况且12V汽车发电机的功率350W本车耗电130W左右;24V柴油车发电机的功率500W,本车耗电160W左右,可惜这多余的电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是个浪费,基于这种思想,设计一种既不影响原车正常使用又能把剩余电能充分利用起来的除霜器其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是由外壳、装有电热元件的绝缘骨架,微型直流电机及装于其轴端的风扇叶顺次装于外壳内,风栅和热风喷口装于外壳的另一端,活动支架通过固定螺栓装于前风挡下边的相应部位微型直流电机和电热元件分别与原车用电设备的电源相连。
所述的电热元件是电阻丝其额定电压为12V或24V功率为200W或300W。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热风动态除霜故除霜速度快,效果好兼有取暖作用,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保证司机有良好的视线,确保运行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热元件的实施例。
图4、5是将电热元件封闭在内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合附图加以描述:外壳5、热风喷口1、风栅2用注塑或薄板冲压成型,绕有电热元件4的绝缘骨架3、微型直流电机6顺次装于外壳5内,风扇叶7装在电机轴上,风栅2和热风喷口1装在外壳5的另一端,活动支架通过固定螺栓10装在风挡下边的相应部位,微型直流电机6和电热元件4的电源线8和9分别与原车用电设备的电源线相连,图3所示的11、图4所示的12和图5所示的13是电热元件的实施例,其电热元件4是电阻丝,其额定电压是12V或24V,功率为200W或300W,分别适于汽油车和柴油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书文,未经刘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1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