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花边复卡机计算机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221519.4 | 申请日: | 198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林;许金基;金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G05B19/14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边 复卡机 计算机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花边复卡机计算机控制装置。
花边及绣花生产过程,是以穿了孔的纸卡来控制其图案的。采用复卡机在纸卡上打卡(穿孔)及复卡。复卡机是由探针1、滑块2、冲针3、弹簧4、纸卡带5、复位杆6、动臂7、冲压块8、支架9、鼠笼式推筒10、母纸卡11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分解如下:动臂带动复位杆把滑块及探针(并行48对)向左推进(此时鼠笼式推筒在左面复位位置)。动臂及复位杆后退,接着鼠笼式推筒带动母纸卡向右推进。此时,若母卡中有孔,则探针与滑块就留在复位位置。若母卡上无孔,则探针及滑块推向右边。接下去是冲压块向下运动,于是处于图1位置的纸卡带就被冲穿形成信号孔,而处于图2位置的纸卡带由于冲针落入滑块凹槽而不穿孔,为无信号。冲好后再走纸一格为下一过程作准备。如此循环重复,直到所有孔都复完结束。分析上述过程可见穿孔的关键在于冲压之前的滑块与冲针的位置。未经改造的复卡(穿卡)机是不能用计算机控制的。
国外(日本、西德等)在复卡机改成由计算机直接控制的穿卡机中,都是采用直拉滑块的方法。其结构特征是在滑块的右上端打一小孔,并用钢丝12与电磁吸铁动块相连接。当线圈13通电时,电磁吸铁直接将滑块拉出,(如图3所示),否则滑块停在复位位置,(如图4所示)。由于直接拉滑块,使得电磁动块行距远,线包体积大,通电电流大,驱动功率也就大,并易过热烧坏。复卡机一行(即并行一排)有48对滑块,排列间距仅3mm,因此直拉式结构具有体积大、结构复杂、造价高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边复卡机计算机控制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图1是复卡机处于母卡有孔位置的示意图。图2是母卡无孔时冲针与滑块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直拉式控制复卡机当线圈通电时,冲针与滑块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直拉式控制复卡机当线圈不通电时,冲针与滑块的位置示意图。图5是花边复卡机计算机控制装置示意图。
该控制装置由固定架20、线圈21、软铁芯22、电磁提杆23、三角滑块24、丁字型提杆25几部分组成。固定架支持整个装置并使之固定在动臂上。线圈、软铁芯、电磁提杆组成电磁式控制提头。电磁式控制提头下面设有三角滑块,三角滑块与探针连为一体。电磁式控制提头侧面设有丁字型提杆,以控制提杆升降。整个装置固定在动臂上,随动臂作来回运动。当作复卡机使用时,丁字型提杆上提,把电磁提杆提起,而使之脱离三角滑块,复卡动作便由母卡控制。当作为计算机控制的打卡机使用时,丁字型提杆下降,使电磁提杆与探针接触。在动臂后退时,如果线圈不通电则电磁式提杆卡住三角滑块一起推向右边,使冲针脱离打孔的位置。如果线圈通电,则使电磁提杆上提而脱离三角滑块。使冲针处于打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电磁提头重量轻,行程短,所需电磁力少使得线圈体积大为减小,从而降低了造价,结构简单、控制灵敏、驱动功率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1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物挂架
- 下一篇:一种高压带电体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