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触头系统的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89222067.8 | 申请日: | 198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0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敬泽 |
主分类号: | H01H51/06 | 分类号: | H01H51/06;H01H50/54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邱肇辉 |
地址: | 72350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系统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接触器。众所周知,一般的接触器都是由端盖、绝缘机座、铁芯、线圈、主触头、辅助触头、动触头、静触头组成的。其所有的触头都是以各种方式固定在绝缘机座上。外接线端直接与静触头为一体式的。
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损坏烧损的部位是触头和线圈部分。当触头损坏后,必须首先停电将接触器与设备相连接的外接线拆除,取下接触器后方可检修或者逐个更换新触头。当线圈损坏后,除同样必须停电将接触器与设备相连的外线拆除取下接触器外,还须打开接触器的底盖方可取出线圈来。
由于更换触头和线圈手续繁杂并且在重装接线过程中容易产生接错线现象,从而使所控制的设备往往因维修接触器而停产时间较长。用户往往因繁琐的手续而干脆将整个接触器报废丢弃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接触器以实现不用拆除外接线,即可方便地检修和更换接触器中损坏的触头和线圈。为此,设计出这种可拆卸触头系统的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接触器,其主要特点是将原来全部连接在绝缘机座上的触头系统,制成一个可与绝缘机座方便拆除的活动的触头系统称之为触头系统体。这个触头系统体与绝缘机座组成两个独立部件。通过连接螺钉组成一个新型的接触器。这个触头系统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称为活动触头架部分;另一部分称为固定触头架部分。活动触头架部分可相对固定触头架部分作垂直上下移动。
活动触头架部分是由:活动触头架(1)、主触头中的活动触头(3)、活动铁芯(4)、辅助触头中的活动触头(5)组成。
固定触头架部分是由:固定触头架(2)、主触头中位于固定触头架(2)端部的S形的静触头(7)、辅助触头中的U形静触头(6)和连接螺钉(8)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接线端子(9)、(10)来连接外线。接线端子全部装在绝缘机座上。主电路中接线端子(9)通过螺钉(8)和弹簧(11)使接线端子和S形静触头紧紧相连。辅助电路中的接线端子(10)依靠螺钉(13)和弹簧(12)使之与V形静触头(6)紧紧相连。
当触头损坏时,只需松开六个连接触头系统体和绝缘机座的连接螺钉(8),即可将触头系统体从绝缘机座上拆下。再随意更换单个触头或将整个触头系统更换新件。
当线圈损坏或拆修时,也只需松开连接螺钉(8)取下触头系统体,从绝缘机座上部就可直接取出线圈而不必动机座其它部分。
从而实现了不用拆除外接线即可方便地检修和更换触头和线圈。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一方面方便了更换触头和线圈,可大大缩短电气维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减少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是现有技术中主触头剖面结构图。
附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附图5是现有技术中辅助触头剖面结构图。
附图6是图2的A-A剖视图。
其中,(1)活动触头,(2)固定触头架,
(3)主触头中的活动触头,(4)活动铁芯,
(5)辅助触头中的活动触头,(6)辅助触头中的U形触头,
(7)主触头中的S形静触头,(8)连接螺钉,
(9)主电路中接线端子,(10)辅助电路中接线端子,
(11)弹簧,(12)弹簧,
(13)螺钉,(14)绝缘机座,
(15)线圈。
下面是两个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个交流接触器(参见图1、2、4、6)触头系统体由活动触头架部分和固定触头架部分两部分组成。活动触头架部可相对和固定触头架部分作上下移动。
触头部分有主触头六对、辅助触头八对。
触头系统体中活动触头架部分由:活动触头架(1)、主触头中的活动触头(3)、活动铁芯(4),辅助触头中的活动触头(5)组成。
固定触头架部分由:固定触头架(2)、主触头中位于固定触头架(2)端部的S形静触头(7)、辅助触头中的U形静触头(6)和连接螺钉(8)组成。接线端子(9)(10)位于绝缘机座上。靠螺钉和弹簧使之与静触头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敬泽,未经陈敬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2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