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热式荧光灯电子镇流器无效
申请号: | 89222086.4 | 申请日: | 198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75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05 |
发明(设计)人: | 程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维明 |
主分类号: | H05B41/29 | 分类号: | H05B41/29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建英 |
地址: | 湖北省鄂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荧光灯 电子镇流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的附件,特别是一种荧光灯用的预热式电子镇流器。
用于荧光灯镇流器,传统的都是电感式镇流器,其重量大,功耗大,跳泡、易损坏,启动慢,在电网电压低于170V时,更难以启动。针对以上缺点,国内外研制出了多种电子镇流器,它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无跳泡、启动快。但是,由于这些电子镇流器均采用不预热的方式使灯管启动工作,不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规定的“提供启动电压和预热电流,防止冷启动,…”的要求,在这种工作条件下,灯丝未经过预热,不具备发射电子的能力,故在启动过程中,当高频高压接通后,灯管两端产生弧光,加速了光衰,灯管提前老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热式荧光灯电子镇流器,使荧光灯按程序工作,先使灯丝加热至红,具备了足够的发射电子能力后,再启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下面的方法实现的:
现有的电子镇流器,是用直流电源或用桥式电路将交流变换成直流电源,经一个振荡电路,将直流转换成10Kc-40Kc的高频电流,供灯管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直流电源正负极两端,接入一个控制开关转换的电路,在两个灯丝之间,接入一个加热开关,由控制开关转换的电路和加热开关共同组成预热控制电路,使电路接通以后,灯管不立即启动,而是经过预热控制电路,使灯丝经过一预热过程,再启动工作。控制开关转换的电路,是将直流经分压电路分压、经控制元器件,再通过一三极管,加在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上。提供给开关元件输入端的预热源,可以是高频电流电源,也可以是直流或50Hz的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热式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它不仅具有电子镇流器的优点,而且还具有以下特点:(1)使电子镇流器工作条件符合了国家关于《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中的“提供启动电压和预热电流,防止冷启动,…”的规定,消除了弧光,保证了灯管原有的寿命。(2)减小了启动瞬间的冲击电流,预防了管灯丝烧断。(3)可以降低高频电压,使工艺易于实现,同时降低了元器件的参数,减少了镇流器的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如图1,为延时式预热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它由桥式电路(或直流电源)1、延时式预热控制开关转换的电路2、触发电路3、振荡电路4、加热开关5组成。在延时式预热控制开关的电路2中,由电阻R1、R2组成的分压电路,将直流电压分压成10伏左右的直流电压,经电容C2充电延时2秒左右,使三极管G1由导通到截止,继电器J(或固体开关)由接通到断开,触发电路3中,由R4、C3形成触发讯号,经触发二极管D6,去触发振荡电路4起振工作,R4、C3的参数,要求达到通电延时0.5秒后,才使触发二极管D6发出触发讯号,加热控制开关5,在电子镇流器通电后,高频未起振,C5两端无电压的条件下动作,故不会有电火花产生。当G1在2秒钟截止后,开关J1断开,高频回路开始正常工作,灯管点亮。
实施例二,如图2,为红外光控式预热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它是采用红外光控方式来进行开关转换的,它与图1的延时式预热荧光灯电子镇流器所不同之所在于远红外式预热控制开关转换的电路2′,取消了延时电容C2,并将三极管G1的工作点,调到导通状态,并保证当电网电压在150V-250V范围内时,继电器J(或固体开关)都能吸合接通,将红外光敏管D7接到三极管G1的基极与地之间,光敏管D1固定在靠近管灯丝处。当电子镇流器接通220V交流电源后,桥式电路1即刻将继电器J(或固体开关)启动,加热开关5使电容C5短路,0.5秒后,高频振荡电路4起振,其电流经管灯丝形成回路,对灯丝进行加热,当管灯丝加热至红,温度达到850℃时,红外光敏管D7导通,使三极管G1基极接近0电位,G1由导通转向截止,加热开关5断开,高频高压转而加到灯管两端,燃亮灯管。
图1和图2所举实施例,是取高频电流作预热源,图3给出取直流电源作预热源的红外光控制荧光灯电子镇流的实施例三。参照图3,取直流源经电阻R9、三极管G4降压降流后,加到管灯丝上,R9、G4与管灯丝组成降压回路,加热开关5′中的开关J2,与开关J1是同步的,都由三极管G1控制开或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维明,未经程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2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线机延时开机及自动关机装置
- 下一篇:自动开口吊机装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