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鱼用的照光器无效
申请号: | 90100205.4 | 申请日: | 199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4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发明(设计)人: | 森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敬 |
主分类号: | A01K63/06 | 分类号: | A01K6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李先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鱼 照光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鱼用的照光器,该照光器能接收通过纤维光缆传送来的光能,并用以有效地将光能射入水中,以养殖作饲料用的从而供养鱼用的藻类等植物。
近年来,出于节约能源的需要。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太阳能只有当它是作为光能加以利用而不将其变换成热能或电能时才能最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这个观点出发,本申请人曾经提出过各种将经透镜系统等聚焦的阳光引入光纤光缆中再将其通过该光缆传送到任何需要照明的场所的方法和系统。
任何养鱼场都大量需要食藻类而自行繁殖的浮游动物。要使藻类有效生长,必需恰当地给它提供阳光和二氧化碳。通常,当藻类增殖而密集在一起时,阳光可能受阻从而阻碍了浮游动物的进一步繁殖。
本申请人过去提出一种适用于小球藻养殖场的照光器。本申请人过去提出的阳光收集器上连接有纤维光缆的一个输入端。该阳光收集器是用来使阳光通过透镜等加以聚焦,并将聚焦后的阳光引入纤维光缆中的,所述阳光即通过该纤维光缆传送到需要光的场所。上述阳光收集器所收集的阳光通过纤维光缆送到照光器中。
该光波导本体的表面上刻有螺旋形光槽,通过光缆的光线引入光波导中之后在光缆有槽的部分被反射回来,从那里有效地发射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若螺旋形槽系制造得使螺旋节距在光被引导的方向上逐步变小,则光线就能从光波导的整个本体大致上均匀地发射出来。此外,在光波导的端面处设有反光板之类的器件时,为该反光板所反射的光就返回进入光波导中,从那里发射出去。另外,为保护光波导免受其它物体的损害,可以将光波导密封在半透明或透明的容器中。如此在容器中加以保护的光波导作为光源用在水中时,可以防止其表面生成一种软毛,使发射出来的光可以通过透明容器更均匀地散发出去。
本申请人过去提出过的另一种照光器具有一个散光器和一个透明或半透明的容器。
将该透明或半透明的密闭容器安置在水中,于是通过纤维光缆传送的光线经散光器扩散后通过密闭容器的透明或半透明壁照射入水中。这样,藻类就可以在密闭容器的外表面上生长,鱼为那里发射出来的光所吸引会聚焦在密闭容器周围,会食取容器表面上的藻类。上述水下照光器是安置在水中供养殖水生植物和动物用的,但当该照光器深深地潜入水中,且其密闭容器系由薄壁的塑料材料制成时,所述容器会因水压的增大而被压碎,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宜在水中作光源,供养殖能给鱼作饲料,进行养鱼之用的照光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深水中不致因水压的增高而被压碎的水下照光器。
图1是用以说明本申请人过去提出过的一种照光器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2和3分别示出了实施本发明的照光器。
图4是用以说明本申请人过去提出过的另一种可用于深水中的照光器的实例的视图。
图5是用以说明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水下照光器的视图。
图6是用以说明本申请人提出的阳光收集器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7是用以说明将阳光导入纤维光缆中的原理的视图。
图1是用以说明本申请人过去提出的适用于小球藻养殖场的照光器经放大的剖面侧视图。图1中,1是光波导,1a是刻在光波导本体表面上的螺旋形槽。引入光波导1中的光L经光波导1的带槽部分1a反射之后,从该部分有效地发射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若螺旋形槽1a系制造得使螺距P在光L被引导的方向上逐步变小,则光L就能从光波导的整个本体大致上均匀地发射出去。此外,在光波导的端面处设有反光板1b之类的器件时,为该反光板所反射的光就返回进入光波导1中,然后从那里发射出去。如图1所示,光波导可密封在半透明或透明的容器2中加以保护,使其免遭任何其它物体的损害。此外,如此在容器中加以保护的光波导作为光源用在水中时,可以防止其表面生成一种软毛,从而使发射出来的光可以通过透明容器更均匀地散发出去。
按照上面所说的,就可以提供一种在水中适宜用作光源供养殖能给鱼作饲料的藻类从而养鱼之用的照光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敬,未经森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