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药贴无效
申请号: | 90100560.6 | 申请日: | 199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9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臣;王新亚;许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国臣 |
主分类号: | A61N1/32 | 分类号: | A61N1/3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育教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 ||
电子药贴,是涉及外用膏剂和脉冲电流作用及药物离子导入的技术,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现有的外用膏剂是防病治病的有效疗法,主要包括软膏、膏药、橡皮膏三种。由于外用膏剂既可通过医生诊断处方而投给患者,又可由患者在药店随时购到,比其它医疗手段简便,所以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基层医疗单位,更易于为患者接受。外用膏剂用于治疗常见病,可以收到显效和速效,对于各种急慢性病可以久用而无明显副作用,对诊治疑难顽症的贵重药或易挥发性药可保存药效。脉冲电流作用和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已有悠久的历史,并有肯定的疗效,自七十年代开始,不少人认为利用脉冲电流进行药物离子导入,能更多地将药物导入机体并更好地作用到组织深部。药剂研究者为了解决局部给药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增加局部治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获得体外与体内透皮吸收一致的线性关系,对外用膏剂经透皮吸收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制备渗透扩散用皮肤和渗透接受液及渗透促进剂的选择与使用,明显地提高了药物渗透吸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局部电刺激疗法也有了新的进展,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上海五四制药厂研制的高分子驻极体,是一种保持永久电极化状态的固体电介质,它一面带正电荷,另一面带负电荷,形成正负极分离的状态,敷贴在局部皮肤后其周围形成静电场而发挥治疗作用。
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将外用膏剂与脉冲电流作用及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有机结合的外用膏剂。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设计并研制了具有外用膏剂、脉冲电流作用和药物离子导入协同作用的电子药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作用于局部或全身经透皮吸收的药物和脉冲电流刺激复合协同作用的新药剂型外用电子药贴;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利用经络穴位皮肤电阻值低具有良导电的特性提供一种用脉冲电流作用膏剂进行药物离子导入。大幅度地提高外用膏剂药物渗透和吸收,增加药物疗效。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外用膏剂,扩大外用膏剂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范围。本发明追求的第四个目的是,使电子药贴也可以在不用外来电能供应的情况下,依靠半导体温差电池供给脉冲电流发生器电能,达到外用膏剂、脉冲电流和药物离子的协同作用,使电子药贴更经济、便捷。
本发明的原理是,由于外用膏剂透皮吸收制剂按照被动扩散方式释放药物,只有较少数药物经透皮可以达到治疗需要量。必须给这类制剂提供能量使药物主动释放和通过皮肤屏障转运至全身。利用低频脉冲电场作用和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引导带电荷物质在电场中迁移达到药物主动转运。药物离子在导入过程中,与低频脉冲电流共同构成对皮肤感受器的刺激物引起神经轴突反射、皮肤内脏反射作用;药物离子进入皮肤后,在皮内形成离子堆刺激皮内神经末稍,引起局部或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药物离子或分子进入血液时,刺激血管壁的感受器,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引起局部或广泛的反射作用;药物离子或分子进入相应的组织后,就在局部或机体深远部分发挥其特有的药理直接作用。而脉冲电流能改善皮损区的血液供给和营养,加速病理产物的清除。减轻神经纤维间的水肿和缺氧状态,一方面脉冲电流刺激皮肤区,使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另一方面,直接刺激腹壁皮肤神经末稍,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引起药物离子的全身反射作用。上述一系列复杂变化,是外用膏剂药物离子的药理作用和低频脉冲电流作用的协同作用,达到医疗保健目的。
电子药贴的处方制备方法和结构用总体框图1对发明加以说明。本发明由裱背材料1、膏剂药料2、膏剂表面覆盖薄膜3、阴电极4、阳电极5、导线6、脉冲电流发生集成电路7、电源电池夹槽8、薄型高能钮扣电池9及半导体温差电池10连接组成。其制作程序是,在裱背材料1的聚乙烯塑料基片上,特制成膏剂药料2的近似固体或半固体的一类制剂摊涂其上,电极薄铝阴极4和阳极5并置或对应放置用膏剂药料覆盖,低频脉冲电流发生集成电路7与电极4、5之间以导线6连接用粘浆状物固定于裱背材料一端,电源的半导体温差电池10与低频脉冲电流发生集成电路7的输入端有一电池夹槽8相接,可嵌入薄型高能钮扣电池9。整个处方结构组合完成后一并固定在裱背材料上再以膏剂药料涂敷其上,用塑料薄膜或玻璃纸封盖,以保存药物水分和防止药物挥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国臣,未经董国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区域防盗报警系统
- 下一篇:提高番茄果脯营养成分与药用成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