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收录放唱代码转换与还原系统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0725.0 | 申请日: | 199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7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23 |
发明(设计)人: | 史耀华;葛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耀华;葛龙龙 |
主分类号: | H04B1/66 | 分类号: | H04B1/66;H03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收录 代码 转换 还原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有关家用收录放唱装置中使用的代码转换与还原系统。本发明中所述的家用收录放唱装置是指,诸如收音机、电视伴音、图文电视伴音、磁带录音机、集成电路存储卡录音机、唱机、音响、电话、电子游戏机伴音等家用语音和音乐接收、传输、转储、处理装置;所述的有关家用收录放唱装置中使用的代码转换与还原系统,是指为在上述装置中使用而开发的语音和音乐信息及其书面符号的代码转换与代码还原系统。
通常的语音和音乐的广播、有线发送传输、以及家用的收录放唱设备中,语音和音乐信息在通道或在磁带、唱片等转储体里,是以信息的信号参量(如幅度、频率或A/D转换后的二进制数据)来代表的,都要占据一定的信道频带或载体频带宽度。但是,不论信道与载体宽度如何,单从时间座标轴上考察语音与音乐信息变化量,据我们的抽样统计表明:就语音信息的主要部分音节或音乐信息的主要部分音阶而言,每秒钟平均约变化4个(次)。例如,通常的调幅广播接收机,在检波后频带约4KHz左右,调频广播接收机在鉴频后频带可做到15KHz左右,但它们都是每秒平均约传输处理4个语音音节或音乐音阶。其它的如广播发射、磁带或唱片放音等过程也都是大约平均每秒4个音节或音阶。而平均每秒4个音节或音阶恰巧符合入耳的听觉生理要求。因此,到达信宿的语音与音乐信息的主要部分音节或音阶的变化速率与信道或载体的频带基本无关,这样大大影响了在单位信道或载体频带在单位时间内语音和音乐信息的传输或转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使语音和音乐信息在单位时间内,根据不同的信道频带宽度以数量级的倍数增加传输率,或根据不同的载体频带以数量级的倍数增加转储容量,并可同时传输或转储了音节或音阶的书面符号信息。让信息的传输率尽可能逼近信道容量或转储载体容量的极限。
实现本发明的主要方法是:从语音信息的主要部分是音节和声调,音乐信息的主要部分是音阶、节奏这个前提出发,把语音提取为一个个包含声调等因素的音节,把音乐提取为一个个包含音长等因素的音阶。因为这些音节或音阶一般不会超过几万个,所以可把它们编码,转换成每个音节或音阶只占几位或几十位的二进制代码。按频次排序后每个代码只有十几位长。每个代码是一个音节或音阶的语音或音乐信息的代表,而不是该语音和音乐信息的信号参量,并且由于每个音节或音阶都有书面符号,因而转换出的代码是信息的音形统一代表,这就是按语音和音乐的音节或音阶为单位并包含其书面符号来进行编码的代码。先把语音信息或音乐信息以及语音或音乐的书面符号,经过语音识别或键盘或间接识别语音的字符光电扫描识别等装置转换成,按语音音节或音乐音阶并能包含它们的书面符号进行编码的语音和音乐的代码集(以下可简称代码),使信息在时间上得以压缩后经过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至收音机、电视伴音、图文电视伴音等无线接收,或者经过家用语音和音乐的有线发送至电话、收音机、电视伴音、图文电视伴音等家用语音和音乐的有线接收,或者经过录入磁带至录音录像磁带至磁带放出,或者经过录入集成电路存储卡至集成电路存储卡至集成电路存储卡读出,或者经录入唱片至唱片至唱片放出等传输、转储过程,然后再把语音和音乐代码经语音合成器或音乐发生器合成还原出语音信息和音乐信息,并同时显示语音音节和音乐音阶的书面符号,使信息在时间上得以扩展后达到信宿(信息的接受者,下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耀华;葛龙龙,未经史耀华;葛龙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