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极射线管的老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0773.0 | 申请日: | 199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8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9/02 | 分类号: | H01J9/02;H01J29/8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掬昌,曹济洪 |
地址: | 南朝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射线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射线管的老炼方法,借助此方法可去除吸附在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各电极上的外来物质。
众所周知,阴极射线管是一种借助高加速电子以适当的程度轰击荧光屏而获得图象显示的图象显示器件,用高电位差加速电子。加到作为最后加速和最后聚焦的阳极上的电压是可达几十千伏的高电位,因此,它必须能够克服由于高电位的有害作用带来的诸如辉光放电、杂散发射及类似的各种现象,而阴极电子发射的固有特性和电子的固有特性还必须保持。
阴极射线管的制造工艺包括一个用以防止杂散发射和激活阴极的老炼步骤,从而提高热电子发射特性,此老炼工艺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发射老炼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向阴极施加超量的电流,令其中所含有碳酸盐激活,以便从阴极释放出一定量的电子。
2、高电压老炼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向阳极施加高电压的方法灼烧并去除吸附在各电极上的外来物质,以防止由外来物质在制造过程中进入阴极射线管而发生放电、杂散发射和类似问题。
3、光栅老炼步骤,在该步骤中荧光屏上扫出光栅,阴极被激活,以便重新稳定阴极经高压老炼步骤后稍有下降的发射特性。
在上述三个老炼步骤中,通常的高压老炼步骤如图1A所示,电极G3为悬浮电位,阴极K和电极G1、G2通常加有-70KV的高压,而电极G4为0电压,这就使吸附在电极G3上的外来物质因灼烧而去除;当如图1B所示时,阴极上加8V电压,电极G1、G3加0V电压,而电极G2上加2-3KV电压,这就可使吸附在电极G2上的外来物质因灼烧而去除。
然而也有一些通过上述通常方法不能去除的物质,这就是碳酸盐所产生的表层,通过气体的吸附形成在电极G1、G2上,该气体是已结晶的碳酸盐汽化而产生的,已结晶的碳酸盐是在发射老炼步骤或其它步骤过程中沉积在阴极帽上的。上述表层甚至在上述高压老炼之后仍然未被灼烧掉而继续存在,这就使阴极射线管在工作期间,在其电极G1、G2上产生杂散发射现象,其结果,电场出现异常图形分布,使荧光屏的白色平衡变坏。
本发明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所以,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的老炼方法,用此方法能有效地清除吸附在电极有G1、G2上的碳酸盐表层。
在完成上述任务中,按照本发明的用以防止因外来物质进入阴极射线管而产生杂散发射的阴极射线管老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老炼方法包括一微波老炼步骤,该步骤是一种通过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将电子枪的电极加热到高温的加热工艺。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使本发明的上述任务和其它优点变得更加明显。
图1A示出一种防止电极G3杂散发射的通常老炼方法;
图1B示出一种通常的老炼方法,该方法用以清除电极G2上的能导致电流漏泄的外来物质;
图2示出一种用来按照本发明老炼阴极射线管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图3A示出一种按照本发明的电极G3的老炼方法,图中表示出用来加热电极G3的激波加热线圈的位置;
图3B示出一种按照本发明的电极G2的老炼方法,图中显示出微波加热线圈的位置,该线圈用来清除电极G2上的能引起电流漏泄的外来物质。
图2示出一种适于完成本发明的托架型激波加热装置,电源开关10和电源指示灯20安装在高度适中的台面T上,用来调节微波加热装置(后文叙述)电压和电流电平的旋扭30、50和用来显示经旋扭30、50调节后的电流和电压电平的电流测量表40及电压测量表60安装在台面T的上部倾斜的面板S上。安装阴极射线管CRT的透明支架70从台面T的两边中的一边凸出,而支座构件80安装在支架70顶部的中央,用它支撑阴极射线管漏斗部分的底部。在此条件下,阴极射线管CRT的颈部通过支座构件80的中间腔并伸到微波加热装置的内部。微波加热装置包括一环形微波加热线圈90和一用来支撑加热线圈90并可借助于手柄轮110上下移动的升降机100。
下面将讨论目前这种使用上述微波加热装置的阴极射线管特别是电子枪的老炼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管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纤维成熟度偏光比值测试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中药材的新剂型及机械司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