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铁常温快速节能发黑剂在审
申请号: | 90101362.5 | 申请日: | 199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2 |
发明(设计)人: | 苏静康;卓文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达科技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10 | 分类号: | C23C22/10;C23C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01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铁 常温 快速 节能 发黑 | ||
本发明属黑色金属表面化学处理的一种技术。
目前国内外黑色金属表面发黑是使用传统的碱性高温发黑,用亚硝酸盐的加热体系,耗能高、周期长、污染大、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磷酸盐及氧化铜相结合,而以氧化铜为主体的无定形结晶体膜层来取代传统的亚硝酸盐加热体糸,以达到节能、高效、不污染、降低成本。
本发明是采用以磷酸盐及氧化铜相结合而以氧化铜为主体的无定形晶体膜层,其成膜反应为:
1、溶液中含有一代磷酸盐(即磷酸、二氢盐)Me(H2PO4)当钢铁浸入溶液中,金属基体形成微电池,则:
2、由于溶液中加入了铜盐和强氧化剂,溶液中的Cu2+被还原成金属铜:
金属铜与氧化剂反应:
同时由于固液界面微电池反应结果使界面离子浓度和PH值发生变化,破坏了溶液原有平衡而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在阴极区进行:
由于氧化还原作用溶液中的Fe2+又被不断氧化成Fe3+而作为不溶性磷酸铁沉淀除去,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成膜时间。
因此,本发明的成膜过程是磷酸盐和氧化铜沉膜相结合的过程。本膜层是以氧化铜为主体的无定形晶体膜层。
本发明的优点是膜层牢固,附着力强,发黑时间短、工艺简单、成本低、不用电、污染小、溶液稳定、沉淀少、色泽适宜。
本发明的实施例:
(1)配方成分选择
1.主盐:铜盐、亚铁盐、磷酸盐
2.氧化剂:硝酸盐、亚硝酸盐、硒盐
3.络合剂:氟化物、柠檬酸盐、磺基水扬酸盐
4.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OP乳化剂
(2)配方:
铜盐(硫酸铜) 4~8g/l
硒盐(氧化剂) 4~8g/l
磷酸盐 7~15g/l
硝酸盐 2~4g/l
柠檬酸盐(络合剂) 2~4g/l
SB合成酸盐(稳定剂) 20ml/l
(3)工艺指标:
PH 2.2~2.5
总酸度 12~16点
游离酸度 4~6点
温度 室温
时间 3~5分钟(浸泡)
(4)配制工艺:
1.先将硒盐用1/3水溶解;
2.将磷酸盐用水溶解后倒入溶液中,继续搅拌溶解混合均匀;
3.称取铜盐用温热水溶解后加入所需要的柠檬酸盐搅拌溶解;
4.将第3已溶解的铜盐溶液倒入第1溶液中;
5.加入硝酸盐
6.最后加入所需要的SB合成酸盐搅拌均匀即可;
(5)结果:
1、硫酸铜(3%)点滴试验,15~20℃条件下将发黑零件表面进行硫酸铜点滴试验,在1分钟内未出现变色、铜斑、锈点。按机电部标准WJ535-82规定,要求32秒即可。
2.3%氯化钠溶液试验,在15°~20℃条件下,将发黑零件浸泡3小时,无接触铜斑点和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达科技实业公司,未经重庆博达科技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1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轨迹非圆螺杆螺母
- 下一篇:“骨刺停”粉剂的生产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