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导型FET混频器无效
申请号: | 90101491.5 | 申请日: | 199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6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清;苏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D7/12 | 分类号: | H03D7/12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秀琴 |
地址: | 35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导 fet 混频器 | ||
1、一种应用于厘米波段和毫米波段的波导型FET混频器,包括FET(11),讯号输波导(1),本振讯号注入波导(2),栅偏置片(7)漏中频输出片(9),漏极鳍片(10)栅偏置片(7)、栅极鳍片(8)、漏中频输出片(9)、漏极鳍片(10)呈一体化结构,本发明特征在于讯号输入波导(1)和本振讯号输出波导(2)呈叠式结构,栅偏置片(7)与漏中频输出片(9)分别置于波导(1)、(2)的公共壁的刻槽(5)、(6)内,栅极鳍片(8)和漏极鳍片(10)分别伸入波导(1)和(2)内,FET(11)的源极(113)上附有接地片(12),FET(11)安装在公共壁(3)的窗口(4)内,栅直流偏置输入孔(15)与漏中频输出孔(16)设在波导公共壁(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呈一体化结构的栅偏置片(7)、栅极鳍片(8)、漏中频输出片(9)、漏极鳍片(10)是用低损耗介质双面导电板,例如聚四氟乙烯微带板刻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讯号输入波导(1)和本振讯号注入波导(2)的壁上分配装有调整螺钉(17)(1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栅偏置片(7)和漏中频输出片(9)置于波导公共壁刻槽(5)、(6)内的长度选择要满足这样条件:从波导窗口(4)分别看向栅偏置片(7)和漏中频输出片构成的开路带状线对射频讯号呈开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栅极鳍片(8)的尺寸、讯号输入波导(1)的栅极回路短路壁(14)位置的选择要使得讯号输入回路与输入讯号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漏极鳍片(10)的尺寸、本振讯号注入波导(2)的漏极回路短路壁(13)位置的选择要使本振输入回路与本振讯号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14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时将长度和角度转换为电量的方法和器件
- 下一篇:气体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