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象形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0101841.4 | 申请日: | 199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4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2 |
发明(设计)人: | 大关行弘;石山竜典;广岛康一;荒矢顺治;佐藤康志;中畑公生;竹内昭彦;弓纳持贵康;长谷川浩人;谷川耕一;大康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光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象 形成 设备 | ||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可动的载象构件(1);
在所述载象构件(1)上形成一个上色剂图象的图象形成装置(3、5、6);
在图象转印段将上色剂图象从所述载象构件转印到一种承印材料(P)上的图象转印装置(2、4),所述转印装置(2、4)包括一个压靠或面朝所述载象构件(1)的充电构件(2)和将一个电压施加到这充电构件的装置(4、16),所述的电压施加装置(4、16)将一个电压施加到所述充电构件(2),使得该充电构件(2)在所述载象构件(1)的一个图象区处于转印段时受到恒压控制,而在该图象区不处于转印段之前的至少一段时间内受到恒流控制,
其中在恒压控制期间施加到充电构件上的电压V2等于在恒流控制期间出现在所述充电构件上的电压V1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R。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象区为所述载象构件(1)上形成上色剂图象的那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象区为所述载象构件(1)的与承印材料接触的那个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象形成装置(3、5、6)包括在所述载象构件(1)上形成一个隐象的隐象形成装置(3、5)和用上色剂将隐象显影的显影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直到所述载象构件(1)上预定个数的图象区通过转印段为止一直进行电压为不变电压V2的恒压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载象构件(1)上预定个数的紧接图象区后的无图象区通过转印段时进行电压为V1的恒压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构件(2)是能与所述载象构件(1)接触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构件(2)是一个可转动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构件(2)具有滚筒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承印材料(P)不在转印段时进行恒流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象构件(1)是一个光敏构件,所述隐象形成装置(3、5)包括对该光敏构件充电的充电装置(3)和将由该充电装置(3)充了电的光敏构件根据图象信息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5)。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构件是一个OPC光敏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电压施加装置(4、16)在恒压控制期间所提供的电压具有与隐象的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电压施加装置(4、16)在恒流控制期间所提供的电压具有与隐象的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电压施加装置(4、16)在恒流控制期间所供出的电压具有与隐象的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装置(5)将光敏构件用按照相应于图象信息的图象信号调制的激光光束进行曝光。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恒流控制时所述载象构件(1)在转印段的区域已经由所述充电装置(3)充好电。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从产生一个图象形成开始信号起,以及从在第一次提到产生该图象形成开始信号后的一段预定的时间内产生另一个图象形成开始信号起对充电构件(2)执行电压为V2的恒压控制,当所述载象构件(1)的图象区在转印段时对充电构件(2)进行电为V2的恒压控制。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那段预定时间过去后产生所述另一个图象形成信号时才进行恒流控制。
20.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载象构件(1)上预定个数的图象区通过转印段时才进行恒流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公司,未经佳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18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驱动控制器
- 下一篇:芳基取代丙酸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