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挤注成型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0101850.3 | 申请日: | 1990-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03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发明(设计)人: | 仁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里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46;B29C47/14;//B29L2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成型 新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塑料挤注成型技术领域。
在化工、电力、造纸、制药等工业中,经常需要大量存贮或输送酸、碱、盐等强腐蚀液体、气体或固体。用普通管道或容器输送、存贮这些强腐蚀材料,因抗不住腐蚀而易发生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污染环境,造成设备停产,甚至导致人员伤亡。目前,国内外各企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均采用不锈钢方法,或在基体材料(如碳钢)上附加橡胶防腐内衬方法。这几种方法主要有价格昂贵、耐腐寿命短等缺点。另外,目前工业中,还无法解决大型塑料产品(如贮槽、球罐、塔器等)的一次注射成型问题。现在,发电、化工等工业中所用的塑料设备,如大罐、球罐、贮槽等,都是用塑料板压形拼焊组装的。这种拼焊组装的塑料容器容易出现泄漏事故,就好象补过的车胎比没补过的车胎容易漏气一样,而且这种拼焊工艺要求工序繁多、技术复杂、难度大,因而造成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塑料挤注成型新工艺。用此技术方案,可以满意地解决大型塑料容器等产品的一次注成问题,并能解决化工、造纸等工业中管道、贮槽等的塑料防腐内衬挤注成型问题。
本发明的内容及工艺实现方法如下:见图1,(1)是塑料挤注管;(2)是基体管(外管)或外模板;(3)是加热内芯;(4)是定心套;(5)是接机头;(6)是端头模具;(7)是水嘴;(8)是冷却芯。当需要给管道或贮槽挤注塑料防腐内衬时,将管道或贮槽作为基体管(2),它与冷却芯(8)之间的间隙等于注射的防腐塑料厚度。挤注时,塑料从挤注机中射出,通过接机头(5)并沿着挤注管(2)注入到端头(6),在行进过程中,由于受加热内芯(3)加热,塑料不会冷却成型。到端头后,由于受封装无处可去,则挤注推力将推动端头模具(6)和基体管(2)向冷却芯(8)方向退出。退出时,塑料受到冷却芯(8)的冷却,立即成型。由于受到定心套(4)的固定,基体管(2)退出时,其内壁与冷却芯(8)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为塑料防腐内衬的厚度。冷却芯中的循环冷却水由水嘴(7)控制。最后,基体管全部退出,管的防腐塑料内衬全部挤注完成,本发明的整个工艺过程也就实现了。当需要挤注大型塑料产品时,只需将基体管(2)换成相应的外模板即可。在上述工艺中,接机头(5)与挤注机联接。端头模具(6)是挡在基体管一端的模具,除能防止塑料泣出外,还能使塑料在基体管端部注成各种外沿。加热内芯(3)可用电加热管、棒或其它加热体。冷却芯(8)可用中空体,中间用循环凉水冷却,也可用其它冷却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可为普通的碳钢管道、管件、容器或其它产品注上一层防腐塑料内衬,这些带有防腐塑料内衬的管道、管件和容器可用于化工、造纸等工业有强腐蚀的条件下,耐腐寿命长、工艺简单。2、利用本发明,可以一次注成目前其它方法无法一次注成的大型塑料罐、塔、槽等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里,未经仁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1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