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链张紧装置及其装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2074.5 | 申请日: | 199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86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斯·D·杨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链 装置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常用于链传动装置的传动链张紧装置,它尤其适用于,但并不仅限于作为机动车辆发动机正时链的张紧装置。
本发明基于一种在受载及温度升高时会发生“蠕变”的合成塑料的使用。英国专利986174号公开了应用这一原理的一种传动链张紧装置,但其结构形式仅适于有限范围的使用。这种传动链张紧装置的另一种形式见于美国专利3490302号。
现有的传动链张紧装置由于其制造和安装中的限制使其零件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有一种现有技术的传动链张紧装置,在其片簧的一端有一个必须与导靴上三角形突出部分相配的三角形开口。三角形突出部分嵌入三角形开口后,将一根开口销打入突出部分上的一个孔内使片簧以机械方式锁定到导靴上。零件配合上的微小误差就可能影响张紧装置的正确安装。所以,人们需要一种易于制造和安装的简化的传动链张紧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紧凑、可靠而且易于制造的传动链张紧装置,及其将传动链张紧装置的弧形片簧机械地嵌锁到传动链张紧装置的导靴上的方法。
本发明的传动链张紧装置包括一个以机械方法与一个导靴嵌锁的片簧。导靴适于与所要张紧的传动链相接触并由在受载及温度升高时会发生“蠕变”的合成塑料制成。
片簧最好以机械方法与塑料导靴嵌锁。为做到这一点,塑料导靴的一端有一容腔来安装片簧的一端。片簧的另一端则装入导靴另一端的开口。开口有一台肩部分顶住片簧的端部。片簧在容腔端壁和开口台肩部分的作用下被卡在容腔和开口中。可用容腔中的腔壁或设置在中央位置的肋及设在开口中的突起与片簧每端的切口相配合,进一步辅助将片簧嵌锁到塑料导靴上。所谓“机械方法嵌锁”即通过互锁零件的几何形状达到的互锁。在这里,它不包括采用粘接,模压或铆接、螺栓连接及用螺钉的连接。
本发明的将一个传动链张紧装置的弧形片簧机械地嵌锁到传动链张紧装置的导靴上的方法,包括:
将上述片簧的一端插入上述导靴一端的一个开口;
移动上述片簧使上述片簧对准上述开口对面的导靴端部的容腔;
将上述片簧推入上述容腔;
将上述开口中的上述片簧的上述端部对准与上述片簧的上述端部嵌接的结构,上述用于嵌接的结构可防止上述片簧自上述容腔和上述开口中脱落,从而使上述片簧机械地嵌锁到上述导靴上。
图1是本发明的传动链张紧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链张紧装置的底视图。
图3是沿图1中3-3线剖开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1中4-4线剖开的截面图。
图5是片簧的正视图。
图6是片簧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片簧安装过程的正视图。
图8是表示片簧安装过程的又一个正视图。
图9是表示片簧安装过程的再一个正视图。
图10是传动链张紧装置一端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传动链张紧装置用于张紧链条时的正视图。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在受载及温度升高时会发生“蠕变”的合成塑料的传动链张紧装置。使用这种合成塑料的传动链张紧装置的特点在美国专利3,490,302号中已有阐述,该专利思想在本专利申请中引证作为参考。通过联系下面对本发明的叙述,参照上述附图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
传动链张紧装置有一个片簧10,片簧10装在而不是固定在由刚性合成塑料制成并与链条接触的导靴12上。该刚性合成塑料是一种受载及温度升高时会发生“蠕变”的材料,而载荷则由片簧10产生。导靴12的合成塑料最好是热稳定尼龙6/6。
导靴12有一第一端14和一第二端16。导靴12的第二端设有一轴销孔18用以穿入螺柱或销轴,使导靴附接到合适的支杆上,以保证传动链张紧装置与使用该传动链张紧装置的链传动装置的正确相对位置。当传动链张紧装置使用时,导靴12的第一端14顶在一个相对比较光滑的支承上,并可在其上滑动。
如图5及图6所示,片簧10为弧形,在每一端各有一凹口即切口22。切口22自片簧10外端向片簧中部延伸。一般地,切口22设在片簧的中部沿片簧10的纵轴线延伸。片簧10两端切口22的边缘稍切出圆角以便于其它零件插入切口。片簧10上的切口很容易加工。片簧10两边的切口22形状和位置基本相同,以使片簧基本成对称形并可取任一方向在导靴12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博格-华纳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