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核聚变无效
申请号: | 90102287.X | 申请日: | 199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96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14 |
发明(设计)人: | S·E·琼斯;E·P·派默;J·B·滋尔;约翰·拉菲尔斯基;R·卜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莱恩·杨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B1/02 | 分类号: | G21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承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聚变 | ||
1、一种核聚变(把核聚在一起)的方法,包含步骤:使电流通过与包含可聚变核的电解液相接触的主电极而把所述可聚变核注入所述主电极。
2、一种引发核聚变的方法包含步骤:
a)至少使主电极的一部分浸入(接触)含有在核聚变过程中要使用的核的电解液中,
b)使电流通过所述主电极和电解液以使所述核注入所述主电极上或注入所述主电极内,和
c)使通过所述主电极和电解液的电流维持一个足够引发所述核聚变过程的时间间隔。
3、一种导致核聚变过程的方法,包含步骤:将所述聚变过程中要使用的核注入能吸收该核的材料中且维持一段足以产生所述核聚变过程的时间,所述注入通过在所述能吸收该核的物质(材料)和所述核之间通电流而加以催化。
4、一种促进核聚变的方法,包含步骤:
-使能吸收以及能导电的材料制成的电极和一对电极(反电极,下同)与富集氘(D)的电解液相接触;和
-在所述电极上加一相对于所述对电极一能有效地促进核聚变的负电势并维持一足以在所述电极处引发所述氘核聚变的足够的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钛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钯构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由金构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对(反)电极,在所述电极上加一个3到25伏范围的负直流电势。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包含至少重量为90%的氘氧化物。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是含水的、且包含从由铁、镍、钯、钙、锂、钠、钛和金构成的一组中选择至少一种重量从0.001%到0.5%的可溶金属盐。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含水且包含从由硫酸铁、氯化镍、氯化钯、碳酸钙、硫酸锂、硫酸钠、钙氢磷酸盐、硫酸氧化钛和氰化金构成的一组中选择至少一种其重量从0.001%到0.5%的盐。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含水且其pH值最多大约为3。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和所述对(反)电极相互隔开1到50毫米。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温度范围从15℃到100℃内进行。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下进行。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从镧、镍、铁、铜、锆、钽和锂铝氢化物构成的一组中选择的物质构成。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一范围从10至500毫安的电流在所述电极和对(反)电极之间通过。
18、一种促进核聚变的方法,包含把由能吸收氢和导电的材料制成的电极和对(反)电极与具有富集氘的含水电解液相接触,且在所述电极和对(反)电极之间加一电势以在所述电极的一定区域内增加氘的浓度,在该电极区域中氘之间的平衡间距低于0.74埃;从而在所述电极上发生氘聚变。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氘聚变的结果,从所述电极或从所述电解液发射出中子,进一步包含步骤:收集(捕获)所发射的中子和产生一正比于中子收集(捕获)速度的信号,所述信号表示发生在所述电极处的氘聚变速率。
20、一种把氢注入金属的方法,包含步骤:将所述金属的电极与富集氘的含水电解液相接触,且相对于对(反)电极加一足以将氘注入所述金属电极的负电势,所述对(反)电极亦与所述电解液相接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是铜。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是氯化氢溶液。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反)电极是镍阳极。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势至少加上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莱恩·杨大学,未经布莱恩·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2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