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成型的全塑船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0102742.1 申请日: 1990-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24175C 公开(公告)日: 1994-04-13
发明(设计)人: 陈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 陈世杰;刘淑贞;陈向阳;陈向英;陈向军
主分类号: B63B5/24 分类号: B63B5/24;B29C41/04;//B29L313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一次 成型 全塑船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

现有内河、湖泊、海上运输、养殖运载、军用、体育比赛船艇一般都是木结构、金属结构、水泥结构、玻璃钢结构、微型塑料无动力游乐小船。

以上现有船艇的缺点如下:

1.木船:吸水性大、易于腐烂、易于破损、制造工艺繁琐,只限于一般用船。

2.金属船:船体本身材料比重大,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水生物、贝类贴附在船体水下部位的表面上,形成多余的附挂物层,易腐蚀,使用范围仅限于较大型的水上运载工具。

3.有色合金船:耐冲击性差、易腐蚀、造价昂贵,使用普及面受到限制。

4.水泥船:船体材料比重大,笨重易龟裂破损而不耐冲击,使用价值不大。

5.玻璃纤维船:船体材料比重大、易龟裂分层,不耐冲击、易破损,维修困难,制造工艺繁琐、成本高。

6.无动力微型塑料游船:因采用现有旋转成型常规工艺,利用单一塑料材料,使用一般上下对开模具而生产的船体板厚均等,无空腔、无隔腔、无明舱、无暗舱、结构简单,船体总体刚度极差,而仅仅限于不超过200公斤运载荷载的无动力、划桨式微型游船。

此外,美国有一种通过加固软塑料来制造的全塑船,它仅限于加固凹陷模塑成型的全塑船,而且还需通过其它的金属结构件和骨架来加固,才形成极简单的小船体。美国还有一种利用刚性阳模,将浸渍树脂后的玻璃纤维布铺叠在预成型的模具或模蕊上,或通过依次涂敷树脂及玻璃纤维布后固化而制造全塑船的方法,该方法机械化程度低、费时费力,不经济。

美国专利4247279叙述了一种无动力微型塑料游艇。它仅限于利用现有旋转成型常规工艺,将定量的液状或糊状塑料加入模具中,通过对模具的加热及纵横向的液动旋转,使塑料熔融塑化,并借塑料自身的重力作用,均匀地布满模具行腔的整个表面,待冷却固化后脱模而制成船体。这种船体材料单一、结构简单而无隔腔、无空腔、无明舱、无暗舱,因此总体结构刚度差,仅限于不超过200公斤运载荷载的无动力、划桨式、微型游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身材料比重轻,船体理论厚度布局准确合理,浮力大的船,并且这种船的船体具有空腔、隔腔、明舱、暗舱为总体一次成型而无焊缝。

本发明的内容是:以塑料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粉状添加剂和填料组成物理改性塑料粉料,然后,将造单船所需要的一定量物理改性塑料投入金属薄板制成的船型“密闭容器式”模具内,再将此模具放到旋转成型机上进行旋转同时加热的运转热加温,运转加热加温的方式是根据所造船体形状和使用性能不同,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理论厚度而进行不同加热的,被运转热加温的船型“密闭容器式”模具,自身做360°-180°的圆型轨迹与半圆型轨迹侧旋转和一定位角纵摆动的复合运转,在200℃-450℃的运转加温条件下,使船型“密闭容器式”模具内的物理改性塑料粉料一层层熔融贴敷在模具内表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塑料层,最后把已形成塑料层的船型“密闭式容器”模具放到冷却机上边转动边冷却,在温度降至常温时脱模,这样就制造出了全塑船体。制造的全塑船体本身是一体成型的,厚度变差分布合理,变差可达2-20mm,具有空腔、隔腔、明舱、暗舱,根本不需要焊接或安装龙骨、拉肋与肋板以及金属预埋件来加固合成。若要制造船体大、载重负荷过重或超高速的船体时,可以塑料原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添加剂和填料,组成物理改性塑料原料,与以塑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添加剂,再填充1%-10%(以塑料的重量为准)的玻璃纤维,经造粒、破碎制成的物理改性塑料粗粉料分次向船型“密闭容器式”模具内投料,在旋转成型设备上进行运转热加温熔融塑化,从而制出具有表面层和纤维层的多层船体,为了使船体空腔内的发泡物与船体表面层达到最佳连接,可在加工纤维层的最后一层内层时,使用含有较长玻璃纤维或其它纤维的物理改性塑料粉料,而制成船体表面层与发泡物内连接的媒介物,避免发泡物与船体本身的内脱开,本发明由于采用金属薄板特殊制成的船型“密闭容器式”模具,可利用模具的形状、附件与尺寸的合理变化,结合热加温及复合运转,来改变模具内的物理改性塑料粉料在熔融塑化前的流动性,而形成全塑船的封闭空腔、隔腔、明舱、暗舱,并利用表面层之间的内粘连以及纤维层对内发泡物的约束效果,以增加船体的刚性和强度。又由于这种船型“密闭容器式”模具是由多个不同形式的空心模、蕊与主船体模具组合而成的,因此,可制造出形状复杂的各种船型,如船体带有船上驾驶台、坐椅、仪表箱、工具箱、冷藏箱、淡水舱、保鲜舱以及休息用内舱、各种设施室等,用该项全塑船制造技术也可以制造机动车壳体、小型飞机壳体以及舟桥、航标、房屋、养鱼网箱、日用箱体、超大直径(Φ300mm-3000mm)的全塑管道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杰;刘淑贞;陈向阳;陈向英;陈向军,未经陈世杰;刘淑贞;陈向阳;陈向英;陈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