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磨显象管玻屏用复合套筒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3003.1 | 申请日: | 199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30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卢凯海;王小晓;夏永健;徐金顺;张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丹徒县橡胶厂 |
主分类号: | B24B3/22 | 分类号: | B24B3/22;B24B9/00 |
代理公司: | 镇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庆禾 |
地址: | 212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显象管 玻屏用 复合 套筒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研磨玻璃制品表面的复合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研磨显象管玻屏用的复合套筒及其制造方法。
显象管玻屏的现行精磨工艺是在已上机加钢箍的橡胶套筒之外再套上毛毡套筒,并在两端再加箍两道钢带,然后再用热水对毛毡套筒预热约四十分钟,待毛毡套筒遇热缩水与内衬的橡胶套筒收紧之后,才能装机正式对显象管玻屏进行精磨。在精磨过程中,会随毛毡套筒或内衬橡胶套筒的磨耗,而发生毛毡套筒的松驰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影响精磨效果而不得不重新更换。若遇到显象管玻屏爆裂时,裂碎的玻屏会锋利地划伤或划破毛毡套筒,以致使精磨无法进行,即使毛毡套筒磨耗并不严重,但也不得不更换报废。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用箍钢带、不用预热缩水、不怕爆屏划破而大幅度地延长了使用寿命的、研磨显象管玻屏用的复合套筒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研磨显象管玻屏的复合套筒其结构为,该复合套筒由橡胶套筒和毛毡套筒组成,其特征为橡胶套筒的外表面与毛毡套筒的内表面,通过胶粘工艺紧密地结合成为一整体。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套筒的制造方法的步骤为:按照常规的准备、织造、生修、针刺、缩呢工艺制得羊毛、锦纶混纺质地的毛毡套筒;按照常规的素炼、混炼、成型工艺制得橡胶套筒;在上述的毛毡套筒的内表面上刮上薄层胶浆,然后将其烘干;将毛毡套筒装在上述橡胶套筒的外表面上,然后对套装后的复合套筒加压;将加压后合在一起的橡胶套筒和毛毡套筒的复合套筒进行硫化工艺处理。这样就制得了研磨显象管玻屏的复合套筒。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的胶合用胶浆,其主要成分为天然橡胶胶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其优点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套筒大幅度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效率;同时其不怕爆屏,爆屏虽然局部伤破了复合套筒的表面毛毡,但整体毛毡层仍牢牢地复合在内层橡胶套筒上,并不影响研磨的继续进行和研磨质量;革新简化了精磨工艺,缩短了精磨工艺周期;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其工艺简易可行,无需增添特殊设备。此外,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所生产出的复合套筒,已被国内几家玻屏生产厂家所采用,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现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套筒及其制造方法予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研磨显象管玻屏的复合套筒由橡胶套筒和毛毡套筒组成,其特征是,橡胶套筒的外表面与毛毡套筒的内表面通过胶粘工艺紧密地结合成为一整体。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套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按照常规的准备、织造、生修、针刺、缩呢工艺制得羊毛、锦纶混纺质地的毛毡套筒;按照常规的素炼、混炼、成型工艺制得橡胶套筒;在上述毛毡套筒的内表面上刮上薄层胶浆,然后将其烘干;将毛毡套筒套装在上述橡胶套筒的外表面上,然后对套装后的复合套筒加压;将经过加压后的由橡胶套筒和毛毡套筒组成的复合套筒,进行硫化工艺处理。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除了用于显象管玻屏的研磨加工之外,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玻璃制品的表面研磨加工,这对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丹徒县橡胶厂,未经江苏省丹徒县橡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3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化玻璃的方法与实施此方法的玻璃熔窑
- 下一篇:任务跟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