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行式高速汉字打印机无效
申请号: | 90103050.3 | 申请日: | 199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7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勤;邱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航电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5/02 | 分类号: | G06K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行式 高速 汉字 打印机 | ||
本发明涉及点行式高速汉字打印机,特别适用于CI-300/400/600/800及系利点行式高速打印机。
CI系列点行式打印机不同于一般的9针或24针打印机,它以其高速的输出、优良结构,广泛地应用于需要长时间大量打印输出数据的单位和部门。如银行、海运、电力等公用事业,以及大中型企业作管理工作之用,但原CI-300/400/600/800及系列打印机无法打印汉字,因而在使用方面受到了一定局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影响原有CI系列高速打印速度及打印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汉字打印,打印的字型可作横扩纵扩变换等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在CI系列点行式高速汉字打印机中安置一汉卡与主机连接,汉卡包括有一个Z8OACPU,从而实现了小的寻址能力寻址大的内存空间的功能;有一个8KROM,用于存贮控制程序;一个24K缓冲区RAM;一个256K×8的汉字库ROM,用于存贮汉字数据;一个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PIO,从而实现了对主机及打印机的双向通讯功能;还有一个利用数据线译码达到内存“空间切换”技术的译码电路。
本发明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打印机通过汉卡与主机连接框图。
图2是汉卡硬件组成框图。
图3、图4是汉卡硬件电气原理图。
图5、图6、图7是本发明的主流程图。
图8是输入中断处理流程图。
图9是输出中断处理流程图。
图10是图形方式处理流程图。
图11是8/6位转换处理流程图。
图12是置01流程图。
图13是读汉字字模处理流程图。
图14是非汉字内码处理流程图。
如图1、图2所示,在原CI系列打印机加一汉卡与主机连接,汉卡利用PIO的双向通讯功能,从而实现了其对主机及打印机的双向通讯功能,输入口实现了与CI系列打印机现有输入接口信号相同功能;输出口保证了CI系列打印机主板所需接口的全部信号要求。汉卡包括有一个利用数据线译码及内存“空间切换”技术的Z80ACPU;一个8KROM;一个24K缓冲区RAM;一个256K×8的汉字库ROM;一个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PIO;一个利用数据线译码达到内存“空间切换”技术的译码电路。图3中主机通过汉卡的J1口向汉卡的PIO发出选通信号STROB,汉卡CPU根据汉卡的工作情况通过PIO向主机发回准备好信号RDY,同时向PIO发出接收数据的中断,并通过PIO的B口把J1口上的主机数据经CPU译码和写信号WR放入预先设好的缓冲区。接收完后,CPU根据接收的行数据信息,通过译码电路对汉字库进行访问,CPU再将读出的汉字数据信息,放入预先设定的缓冲区。处理完后,CPU通过PIO向J2口及打印机发出输出选通信号STROB,打印机如向汉卡发回接收准备好信号RDY,则汉卡CPU向PIO发出输出中断,把存在缓冲区中的处理好的行汉字数据信息,通过PIO的A口及J2口输出往打印机。以上只是一行的工作原理,汉卡CPU对主机来的信息,不停地这样处理,从而实现了汉字信息的处理。图中的译码电路由数据线A14、A15控制译码器LS139输出到缓冲区RAM,达到“空间切换”技术。
图5-图14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当打印机一加电,监控程序即从起始地址为OOOH开始执行。首先对Z80-PIO(并行输入/输出电路)初始化,并允许PIO的B端口以方式1工作(即输入方式),A端口以方式0工作(即输出方式),同时允许PIO中断请求,其中断请求方式为模式2。其次对当前程序回到的工作单元赋予初值,如将图形方式设置为重打方式、横/纵扩展为1倍,点行、点字间距为空,字型设置为16×16点阵,字符设置为半角字等;设置双输入/输出缓冲区的其一为准备好的状态;设置输入/输出起始地址;将堆栈指针,计数指针赋初始值等等。随后程序要判别输入缓冲区是否满?不满即为空表为当符合输入条件时,便可进入输入中断处理程序;输出缓冲区是否空?不空即满时,表为当符合输出条件便可进入输出中断处理程序,否则均处于等待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航电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航电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3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