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比例正反馈开关电路无效
申请号: | 90103559.9 | 申请日: | 199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8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梁;金慰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梁;金慰祖 |
主分类号: | H03K17/04 | 分类号: | H03K17/04;H03K17/06;H03K17/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淑芳 |
地址: | 2000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比例 正反馈 开关电路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开关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带有正反馈的开关电路。
图1是一种已有的、典型的、用于开关电源中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提供能量的开关电路。驱动脉冲信号发生器1产生的脉冲信号V通过电阻R向开关三极管BG提供基极驱动电流,控制开关三极管BG的通断。这种开关电路存在一个问题,即作为功率开关三极管的基极驱动电流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太大是指开关电源小功率输出时,因为导通时间较短,开关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不大,此时在同样的驱动电压控制下,其极回路明显地呈现出过驱动状态,这样当开关三极管退出饱和时,延迟时间就长。而在同样的电路参数情况下,输出功率较大时,开关三极管导通时间就增大,到一定值时,功率开关三极管就难以维持深饱和,于是管耗上升,开关三极管发热,这一现象与输出功率成正比地上升,严重时,会使开关三极管激励不足,进入放大区,管耗聚增,导致烧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低功耗、在大功率输出时能使开关管可靠工作于饱和区的开关电路,消除在大功率下因驱动不足而造成的烧管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本发明的组合器件,应用该器件能使装配和调试变得方便。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的。
在现有的开关电路上加一电流正反馈电路,正反馈电流加至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使驱动开关三极管的电流能随流过集电极或发射极的电流变化,即随开关电源输出功率而变化,从而使开关三极管在电源小功率输出时不至于过驱动,在大功率输出时能可靠工作于饱和区,避免开关三极管的管耗上升和烧管现象。
图1是已有的、典型的开关电路。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开关电路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开关电路的一种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开关电路的另一种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开关电路的又一种实施例。
图6、图7、图8分别是图3、图4、图5引入正向二极管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器件的六种内部电路。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如图2所示,驱动脉冲信号发生器1产生控制开关三极管2的脉冲信号Vi,开关三极管2的通-断引起变压器3原边绕组的电流变化,使变压器3的付边绕组输出电压。同时,通过反馈网络4把开关三极管2的输出按一定比例反馈至开关三极管2的控制端,该反馈量为正,其大小直接与电源输出的功率有关,输出功率越大,反馈量越大,相反,电源输出功率减小,反馈量亦相应减小,有利于其快速退出饱和进入截止。根据各种需要,变压器3的付边绕组后可接各种整流、滤波等网络,以获得各种性能的电源。
根据图2的构思,可有以下几种具体的实施方案。
参见图3,反馈网络采用电流互感器BL1,该电流互感器BL1的初级绕组L1与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和集电极的负载串联,上述电流互感器BL1的次级绕组L2与开关三极管BG的基极-发射极并联,电流互感器BL1的连接应保证电流互感器BL1的次级绕组L2向开关三极管BG提供电流正反馈。上述的电流互感器BL1应满足以下条件:
(1)β·N1/N2>1
(2)UN2≥Ube
(3)电流互感器BL1不能饱和
其中N1表示电流互感器BL1初级绕组L1的匝数。
N2表示电流互感器BL1次级绕组L1的匝数。
β为开关三极管BG的电流放大系数。
UN2表示电流互感器BL1次级绕组L2的端电压。
Ube表示开关三极管BG的基极-发射极导通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梁;金慰祖,未经张朝梁;金慰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3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柏油擦净剂
- 下一篇:薄壁钢管电阻对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