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创伤注射针头无效
申请号: | 90103684.6 | 申请日: | 199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5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04 |
发明(设计)人: | 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建国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伤 注射 针头 | ||
本发明属常用医疗器械。
目前广泛应用的普通注射针头,是针尖部分为斜面两侧边缘锐利的斜面针头,它在穿透组织时会产生“切割”作用,造成较多的组织损伤,导致疤痕修复,长期注射,组织中会形成许多疤痕,组织变硬,使以后的注射困难,也不利药物吸收,降低了药物疗效,而停留在局部不易吸收的药物,由于局部药物浓度较高,会进一步促进局部组织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减少组织损伤的针头。
“低创伤针头”是针尖外形类似缝衣针样的“园形针头”,针的开口设计在接近针尖的侧面,开口成园形或榔园形,可有一微槽向针尖延伸(图1),保证开口旁的材料有足够的强度支持针尖。这种针头针尖的外形可以完全象缝衣针(图1),也可仍就是一侧斜面,另一侧平直的针头,但针尖及靠近针尖的部分保持园形或无锐利边缘的接近图形(图2)。
“低创伤针头”由于针尖及靠近针尖的部分均为园形,所以当它穿经组织时,向周围扩散的力较均匀,对组织产生的作用更多的只是“分离”而不是“切割”,这样组织损伤就会比较轻,即使当这种针不慎穿过神经束路时,也会将其破坏力降低到最低限度。长期局部注射益处尤其明显,实验对此已作证实。所以这种新型针头有它的客观需要性。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针尖部分的造形,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采用对针头的导液管沿一侧面按一定角度挤压的方法成形,然后剪切或磨去被挤压的部分,开口同时被磨去。挤压时选择的角度,以针尖锥体的锥角在10°-30°为宜。也可将目前普遍应用的斜面注射针头的两侧锐利边缘磨去,成简易低创伤针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建国,未经师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3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