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叶式线路板插座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0103972.1 申请日: 1990-06-01
公开(公告)号: CN1047941A 公开(公告)日: 1990-12-19
发明(设计)人: 蒂莫菲·布赖恩·比尔曼;罗杰·李·思拉什 申请(专利权)人: AMP公司
主分类号: H01R13/115 分类号: H01R13/115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铁良,吴秉芬
地址: 美国宾夕***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三叶式 线路板 插座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和一种适用于与线路板上的导电引线接通的这种电连接器的接线端子,尤其涉及一种与一个单片直插式(in-line)存储模块实现电气相互连接的电连接器插座。

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代表一种高密度、低高度的单片直插式电子部件的单元,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积分电路部件单元。许多这种电子部件可以直插形式装在一块线路板上,其高度仅略高于这些部件本身。这些线路板可以依次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的子插件,然后再把子插件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母插件上。相邻子插件之间的间距只能稍大于各线路板或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的高度。

把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装到一块子插件上的方法,可以是在线路板的一个边缘附近的引线上采用销形接点,这些引线销形接点然后接到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的触头上,例如小型弹簧触点。

另外一种已经应用的方法是,采用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插座,与镀在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中的线路板的边缘上的引线实现可折卸式电连接。这种插座中的接线端子已由4,557,548号和4,558,912号美国专利公开。4,781,612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与这种接线端子配用的绝缘壳体的细节。这些专利所公开的插座,适用于线路板边缘的引脚或引线中心距为0.100英寸的直插式存储模块。由于这种插座中用的接线端子是冲压并成形的,因而接线端子的宽度一般妨碍中心线间距较小时的相互连接。另外一种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插座不采用冲压并成形的接线端子,而是采用边缘冲压的(edge-stamped)接线端子,例如,4,737,120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一个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的电连接器,在其接线端子与线路板上的插脚之间实现一种无插接力的相互连接,线路板沿某一角度插进去,然后由凸轮定位,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上有一个止动销,使线路板确定在某一位置。另一种无插接力的连接器公开在4,575,172号美国专利中。以上各专利中的接触端子是边缘冲压的,采用这种接线端子的插座所适用的中心线间距等级为0.050英寸。

这些无插接力的结构中,触点与印刷电路板上的引线之间的摩擦接触有限。众所周知,希望有足够大的摩擦接触力,以便除去接触端子上的或印刷线路板引线或引脚上的污物。4,725,250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其接线端子和线路板的导电引线部分之间能产生足够大的摩擦接触作用,这种连接器也包括边缘冲压的接线端子。4,725,250号美国专利所示的这种连接器适用于标准的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但是,并不是所有能从市场上买到的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都是依照这种模块可接受的标准制造的,例如JEDEC标准。所生产的非标准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线路板中,线路板边缘附近的引线部分比工业上公认的标准所要求的尺寸要短一些。4,725,250号美国专利中所公开的那种连接器不适用于具有短引线接触部分的线路板,因为在那种连接器中建立足够大力的摩擦接触的夹臂的高度的原因,使得接触必须在紧靠线路板的边缘处完成。

由于一些模块制造厂不能按照JEDEC的要求使模块厚度公差保持在±0.003英寸范围之内,也造成了偏离JEDEC标准的情况。实际上,±0.008英寸的公差更现实些,但这样的公差使接线端子的设计复杂化,因为它需要一个较大的挠曲范围。加长接线端子是不合适的,因为必须兼顾SIMM所要求的高密度,而且也不能在模块边缘附近获得接触。

不仅已开始出现不一致的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而且在线路板上装有附加的积成电路元件的基础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插座也正投入使用。实际上,由于越来越多的积成电路插件加到模块上,使得线路板的高度一直在增加。这些模块是指利用基本的SIMM方法的SAM′式模块(特殊用途模块)。例如,采用SIMM方式的板的高度现已达2.0-3.5英寸。这些线路板高度的增加,增加了在标准的插座中稳定这些元件的困难,因为这种插座中的传统的线路板导向件没有足够的高度来夹位邻近其上端的那部分线路板。本发明不仅提出一种稳定高度较高的线路板的装置,而且采用了一种适合于在线路板边缘附近实现电接触的接线端子,因此,这种具有足够力的摩擦(滑片)连接器可以与非标准的单片直插式存储模块线路板配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MP公司,未经AM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3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