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虫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0103976.4 | 申请日: | 199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6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灿;黄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化工中等专业学校附属洁灵精细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A01N59/08 | 分类号: | A01N59/08;//;5300;5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庆西,范钦正 |
地址: | 5103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 组合 | ||
本发明为杀灭卫生害虫和园林花卉害虫特别是蟑螂的杀虫组合物。
目前使用的杀虫剂,有只含单一活性成分的,如用敌百虫、氯氰菊酯、胺菊酯等单独配制成的各种制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86100817中所述灭虫药笔就是凯素灵加石膏粉制成,然而根据《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应用技术》P207-P212(应松鹤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7)所述“长期施用单一品种药物,甚至相同类型的杀虫剂,很容易造成害虫对药物产生抗性”。在我国已发现有一些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在短短几年内就对拟除虫菊酯类药物产生抗性,使防治效果减退,用药量增加,而用药量的增加又会加速抗性的产生,还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经济、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而据《农药的设计与开发指南Ⅲ-农药的选择毒性与抗性》([日]山本出深见顺-主编,李树正等泽,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10)中所指出的,在所有对付抗性的对策中,多种类型的杀虫活性成分的混合剂,轮换用药,使用增效剂,这几种方法是比较容易达到预期目的的。已有许多资料表明,杀螟松等有机磷农药对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有增效作用,在中国专利申请号881079030中已有利用这一原理的发明。另外在几乎所有已公开的或目前在使用的药物,无论是单一组分药物或混剂,都是利用药物本身的触杀、胃毒、蒸熏作用对害虫起作用,必定要害虫接触、摄取药物或者要求药物中有效成份含量比较大才能有作用,这样对药物的剂型或施放都有一定难度,还要用专门工具或是雾化抛射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这种组合物具有杀虫谱广、速效、高效、持效时间长的特点,同时能对付害虫的抗性,而且在对害虫除具有接触或摄取药物灭杀外,更能通过空气对药物气味传播达到驱赶进而灭杀,以克服现有技术对药物的剂型和施放的难度。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是这样来实现的,它是由杀虫活性物和驱赶剂组成。杀虫活性物选用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有机氯,驱赶剂是选用水杨酸或取代水杨酸、碱金属的氯酸盐、碱金属的硝酸盐及硫酸铵。
各组份的含量范围如下:W/W%
拟除虫菊酯 0.05-2%
有机磷Ⅰ 2-8%
有机磷Ⅱ
有机氯 5-15%
水杨酸或取代水杨酸 0.2-1.2%
碱金属氯酸盐 0.5-2%
碱金属硝酸盐 0.4-0.6%
硫酸铵 0.2-1%
余量为载体(香粉:复粉=1∶1.25)补充到100%
本发明中选用的有机磷杀虫活性物至少二种选自杀螟松、敌百虫、辛硫磷、乙酸甲胺磷、喹恶磷、马拉硫磷。
本发明中选用的有机氯至少一种选自三氯杀虫酯,甲氧基滴滴涕。
本发明中的碱金属氯酸盐最好氯酸钾。
本发明中的碱金属硝酸盐最好硝酸钾。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加工成粉剂、水剂。
溴氰菊酯对害虫击倒快、效果好,是目前常用除虫菊酯类中使用剂量最小的,且具备一定驱赶作用;有机磷类对除虫菊酯有增效作用,由于有增效作用,从而可以相对减少杀虫活性物的使用剂量;有机氯类则主要是持效长,杀虫谱广;而几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活性物的组合物,则既可充分发挥各种活性物的优点,又可延缓害虫对药物产生抗性。化学驱赶剂能通过空气的传播,使蟑螂兴奋,从藏身之地立即爬出,进而接触药物而中毒。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其优点在于具有杀虫谱广、速效、高效、持效时间长的特点,能对付害虫的抗性,而且因驱赶剂与杀虫活性物混合后,组合物对害虫特别是蟑螂有了较强的驱赶作用,所以只要在蟑螂可能藏身的场所施药,就能通过空气对药物气味传播使蟑螂立即爬出,大大增加了害虫接触药物而中毒的可能性,也克服了现有技术对药物的剂型和施放的难度,因而使用中不必用专门工具或是雾化抛射剂,而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效果:对卫生害虫和园林花卉害虫均能在30分钟内击倒,且击倒后无复苏。以蟑螂在实验室试验,10分钟内出现中毒,30分钟内击倒,2小时内死亡,击倒中时约15分钟。
下面实施例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溴氰菊酯 0.1(为重量份数,以下同)
2.三氯杀虫酯(原粉95%) 10
3.敌百虫(原粉95%) 2
4.杀螟松(原油95%) 2
5.水杨酸 0.7
6.氯酸钾 1.1
7.硝酸钾 0.4
8.硫酸铵 0.7
9.载体(香粉∶复粉=1∶1.25) 83
以上配方制得粉剂杀虫组合物,灭蟑现场试验结果见表1。
表1,灭蟑现场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化工中等专业学校附属洁灵精细化工厂,未经广州市化工中等专业学校附属洁灵精细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3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蝉系列保健食品的制法
- 下一篇:近视电子治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