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对气轮胎自动补充气体并恒压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104185.8 | 申请日: | 199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8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杜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健军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自动 补充 气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各种充气轮胎在缺气压低、缓慢漏气和因异物刺破内胎所引起的气体泄漏及时补充并恒压的方法及装置。特别对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手推胶轮车及大、中、小各型汽车的漏气补充更显得效果尤佳。但本人发明该方法及装置,最初仍是从自行车开始联想并发展的。
生活在山城重庆这个特殊地理环境里,对于自行车这种轻巧方便的交通工具没有多大用武之地。因出门就上坡下坎反而给人们增添了不少麻烦,当然在这里的使用者大都将其既作为交通工具又作为锻炼身体的运动器械。每当我有机会驱车作乐时,总愿车胎气足足的以便飞快行驶,因而也就常使我联想到往年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晚会上播出的自行车自动充气发明的精采表演,但是每次联想总使我迷惑不解的是这想好的发明为什么在国内众多的车手的车轮上不见其踪迹,因此进一步引起了我探索和求解的兴趣。在一次到市情报所翻阅专刊公报文献的同时也顺便查了查有关充气装置的报道。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GG85202749 GG85202991 GG85203277)等几种类型。当然它们有各自的特色和优越性。都能在原空压机和打气筒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充气方法和装置。但仔细分析,它们也各自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综合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它们几乎都是采取从车轮外部附加一个装置进行充气,如果用一个对比示意图(图2、图3)来表示,即当其在作充气工作时,实际上就意味着将车胎这个密闭系统向外延伸(本发明是内陷)当然这是关键的第一步,此举方案一定随即导致产生下列锁链反应及不佳后果和必须采取的补救措施。
(1)首先是要在充气装置和车胎之间增加一套输气和衔接装置、势必导致结构成本的增加,安装的麻烦。
(2)充气装置欲输出压力空气,势必要借助于外部动力,不论这种动力是来自往复直线或旋转式,均要求在工作时装置体和动力输入臂之间不能发生同步运动,必须固定其中一部分,而在不停旋转行驶的车轮的相对运动物体只能有车轴、车架和地面,这样必将导致充气装置对动力的获得方式和位置受到一定限制,如果欲在行驶中自行充气,能提供动力的形式只能有轮与轴间的摩擦力,轮与车架或地面的碰撞,变化的离心力等几种方式来获得。而这些方式同样要增加一些结构和装置来适应这些设计方案的需要。将导致结构复杂和成本增高;如果将充气装置装在车轮以外,最终还会因输气连接管道的限制,不但不能实现自动充气,还必须将车停下来进行补充,自然后一种方式的缺点就更多了。
二、作为花钱买自动充气机的消费者来说,本来就在经济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心理压力,更何况现实社会中仍有那么一些连车铃都要摘的小人,自动充气机更是他们要猎取的对象了,这样人们花钱买来的方便反成为他们的负担,停车时欲拆又闲麻烦,不拆又提心吊胆,确实令人啼笑皆非极大地损伤了他们的消费心理。
三、在自动充气装置中还必须配一套自控系统,而在非自动充气装置充气过程中就只能凭经验充气并无法使胎压维持恒定。
在分析并看到了上述的不足和缺陷之后,于是激发了本人要进行改进并创作的热情,经过反复思考和推敲后,认为要克服并弥补上述不足之处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突破与改进。
(1)不能让充气装置裸露在外,给人们一种安全使用感,同时既能防盗又能维持原车形的美观。
(2)要使充气、恒压、停止充气的控制实现全自动。
(3)要使充气装置的结构尽量简单体积尽量小,加工程序尽量少,生产设备投资尽量小,让使用者经济实惠。生产厂家获利大。
(4)要使充气装置能够适应在特殊情况下(刺破漏气)维持胎压和进出气量的平衡而不影响继续行驶。
(5)尽可能减少各结构之间的摩擦损耗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6)要尽量能使其在各类气轮胎中通用。
(7)要尽量保持原车轮结构和功能。
当然也只有当上述各项指标达到和实现后,才能使本发明与装置变为现实并为社会所承认。经过10多天的探索、分析、思考、选择、设计,本发明基本上实现和达到了上述各项指标并具备了相当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健军,未经杜健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4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鹿茸保鲜技术
- 下一篇:时间记录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