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刚石锯片和带锯条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4690.6 | 申请日: | 199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7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华;付家龙;张衡;何文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28D1/12 | 分类号: | B28D1/12;C22C9/00;C25D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有福 |
地址: | 43007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锯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为切割石料的金刚石锯片和带锯条的制造方法。
目前,制造金刚石锯片的方法有如下四种:一、用热压法直接将金刚石和其它金属粉末压接在基体上;二、先用热压法将金刚石和其它金属粉末压制成金刚石孕镶片,然后采用高频焊接法,将金刚石孕镶片镶焊在基体上;三、采用低温电镀法直接将金刚石和合金胎体电镀到基体上;四、先采用低温电镀法加工金刚石孕镶片,然后仍采用低温电镀法将金刚石孕镶片镶焊到基体上,如CN86107053A。
上述热压法和热压一高频焊接法生产的金刚石锯片,具有金刚石在切削刃中分布均匀、出刃好,生产周期短等优点,但热压温度在1000℃左右,金刚石易受损伤,影响其耐磨性,而且高频焊接的金刚石孕镶片容易脱落。低温电镀法生产金刚石锯片,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金刚石的强度,金刚石孕镶片与基体镶焊牢固,但金刚石在切削刃中分布不易均匀,而且生产周期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金刚石锯片和带锯条的热压一电镀新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实现生产周期短,金刚石在切削刃中分布均匀、出刃效果好,金刚石的强度不受损伤,金刚石孕镶片与基体镶焊牢固的理想效果。
本发明的特征是,先采用热压法生产金刚石孕镶片1,然后采用低温电镀法将金刚石孕镶片1镶焊到金刚石锯片和带锯条的基体2上,制成金刚石锯片和金刚石带锯条。
金刚石孕镶片1的生产方法是,选用适当粒度和品级的金刚石以及确定的金属粉末料充分混匀后,装入石墨模具中压制烧结,温度控制在700~750℃以内,压力控制在12~15MPa以内。其选料及配方如下:
铜粉 30~50%
镍粉 15~20%
钴粉 20~25%
锌粉 5~6%
锡粉 4~5%
碳化钨 5~10%
金刚石(浓度) 50~75%
其它 1~2%
上述人造金刚石及金属粉末的粒度均在200目以下。
金刚石孕镶片1根据需要可以做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一般有长方形片状和双圆弧片状两种。长方形片状的规格一般为:长5~15毫米,宽5~8毫米,厚1.0~5毫米。双圆弧片状的规格一般为:长5~15毫米,宽5~8毫米,厚1.0~5毫米,R5~8毫米。
将金刚石孕镶片1镶焊到金刚石锯片和金刚石带锯条基体2上的低温电镀液配方及有关条件有两种:
配方一:
硫酸镍 260g/l
硫酸锰 8g/l
硫酸镁 10~20g/l
硼酸 35~40g/l
氯化钠 15~20g/l
十二烷基硫酸钠 0.05~0.1g/l
温度 20~30℃
pH值 3.8~4.8
电流密度Dk0.9A/dm2
配方二:
氯化亚铁 420g/l
氯化锰 5g/l
氯化钙 300g/l
硼酸 10g/l
氯化钠 10g/l
温度 25~30℃
pH值 2~3
电流密度DK1.5~2.0A/dm2
上述两种电镀液配方所用药品均选用化学纯。配方二中的氯化亚铁可选用工业纯盐酸加铁粉配制,经处理后使用,其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主要工艺过程为,先采用热压法生产金刚石孕镶片1,同时在金刚石锯片和金刚石带锯条基体2上加工相应的镶嵌槽,然后将金刚石孕镶片1压入基体2的镶嵌槽中,最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两种电镀液配方中的任意一种电镀液电镀镶焊,电镀时加入少量金刚石粉,其目的在于消除镶焊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应力,保证金刚石孕镶片1与基体2的焊接牢固程度,同时增加镀层的耐磨性。
图1为长方形片状金刚石孕镶片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双圆弧片状金刚石孕镶片1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金刚石锯片俯视图;
图4为图3A-A剖面图;
图5为金刚石带锯条(部分)俯视图;
图6为图5的B-B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4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γ能谱法测定平衡参数Kp及装置
- 下一篇:粗铅除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