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漏型屋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0104797.X | 申请日: | 199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6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龙;刘国刚 |
主分类号: | E04D3/00 | 分类号: | E04D3/00;E04D3/36;E04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漏型 屋顶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漏型屋顶结构。
当前的屋顶防漏层中,较常见的有防水卷材(油毡)配以沥青做成的三油二毡防水材料。另外也有用软性材料来防漏的,如塑料油膏,改性沥青及其它一些堵漏剂等。目前还使用着一种现场整个浇筑新工艺,但是工程庞大,现场施工不便,隔热保温及透气性能不理想。目前屋顶防漏措施虽然不少,但都各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漏型屋顶结构,本发明的屋顶结构是把工厂生产的一组形状各异的预制构件按部位码放到建筑物屋顶上面形成的,以盖、扣、压的方式来达到防漏目的。
本发明的绝漏型屋顶结构由泄流板(7)、压山板(1)、压缝板(3)、扣舟(4)、盖连端板(2)、盖连板(6)、楔块(8)、半板(5)和输流盘构成,输流盘在浇筑圈梁时同时做出。将上列各种预制构件从工厂运至现场,用起重机将泄流板(7)按纵向放在圈梁上,在楼栋两端安放一块半板(5),找平齐后把隔热保温材料如膨胀珍珠岩或各种轻质泡沫材料,麦秸锯末等放入泄流板(7)和半板(5)的长方格子内,放满为止。再将压山板(1)宽边在外地放至半板(1)和泄流板(7)的1/2处。再码上相对的一块压山板(1),再吊上去一块压缝板(3),再码相对的一块压缝板(3),就这样将压缝板(3)一对对的码向楼的另一端直至留下压山板(1)的位置,再放上两块压山板(1),由一端再盖上盖连端板(2),接着再用盖连板(6)一块一块地盖在压缝板的中间端,最后再盖上一块盖连端板(2),放上楔块(8),最后将扣舟(8)扣在盖连板(两块)的凸起筋上。
下面描述水流的排泄过程:
当雨水落到由压山板(1),压缝板(3)等构成的汇流盘上时,水就顺板缝流入泄流板(7)的中间槽(泄流槽)内,由于泄流板槽底是倾斜的,故水顺坡而下,从泄流孔(x)流落在输流盘上,再从输流盘顺落水管流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不用防水材,不做防水层;
2、不用维修,可长久不漏;
3、可工厂化生产,形成系列化的预制构件;
4、在泄流板和半板上设有长方格子可填充隔热保温材料,使其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5、由于是结构件组合而成,故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6、由于不是靠抹、涂、堵的方法防漏、不用做防水层、故能够节省大量工时,所以总造价低;
7、现场施工难度小,按次序码成即可。
图1是压山板图。
图2是盖连端板图。
图3是压缝板图。
图4是扣舟图。
图5是半板图。
图6是盖连板图。
图7是泄流板图。
图8是楔块图。
图9是总图。
图10是几种绝漏屋顶结构概况图。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16 (F) 符号表 介绍绝漏型屋顶结构概况。图10
15 S 输流盘 输导泄流。 (现场设计无图)
14 b 板缝 泄流。 (无图)
13 Q” “圈梁”(假想) (无图)
12 Q' “墙”(假想) (无图)
11 X 泄流孔 ‘水’由此孔流至输流盘。(无图)
10 G 填料格 ‘格儿内’填装隔热、保温材料。(无图)
9 9 总图 1、表达结构,2、编制图号。
8 8 楔块 1、卡缝,2、补缺。
7 7 泄流板 1、泄流,2、填装隔热保温材料。
6 6 盖连板 连接压缝板。
5 5 半板 为加宽压山板而设。
4 4 扣舟 扣、板接头缝。
3 3 压缝板 阻流、汇流、散流、压、盖、泄流板缝。
2 2 盖连端板 连接压山板。
1 1 压山板 阻流、汇流、散流、压角等。
本说明书中用“字”注解表
绝:长久不许。
散:‘水’分开流动。
泄:由散流板落下来的水。
输:由泄流件落下的水。
落:‘水’垂直下落。
板:宽与长都是高或厚的三倍以上。
梁:能架起屋顶的支撑物。
槽:有凹面窄而长的物体。
池:凹面向下,宽而大的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龙;刘国刚,未经刘云龙;刘国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4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