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摩擦行星传动无效
申请号: | 90104953.0 | 申请日: | 199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60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悦 |
主分类号: | F16H13/06 | 分类号: | F16H13/06;F16H13/14;F16H1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摩擦 行星 传动 | ||
1、一种离心式摩擦行星传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内摩擦轮2,至少一个外摩擦轮1,至少一个转臂3,其特征是,在转臂约束下,外摩擦轮1绕内摩擦轮2的轴心0公转,绕自身轴心自转,并在离心力作用下与内摩擦轮2贴紧摩擦接触,所述摩擦轮皆为园柱平摩擦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至少一对外摩擦轮7和8同轴线地固连成一个行星摩擦轮,可自转并在转臂5带动下公转,其中一个外摩擦轮7与一个固定内摩擦轮12内接触,另一个外摩擦轮8与一个可转动内摩擦轮9内接触。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至少一对作行星运动的外摩擦轮18、18′的直径分别大于与之接触的内摩擦轮20、21的半径。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至少三个外摩擦轮26、27、28同轴线固连而成一个行星摩擦轮,处于两端的2个外摩擦轮26、27分别与两个结构对称相同的固定(或可转动)内摩擦轮29接触,中间的外摩擦轮28则与可以转动(或固定)的内摩擦轮30接触,使得行星摩擦轮所受摩擦力因大部分相互抵消而使得行星轴承负荷大为降低,一般情况下,每个行星摩擦轮只用一只球面调心轴承34做行星轴承,套装于行星轮内部的中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还具有用于支承行星轮,并使行星轮能够沿径向浮动的径向浮动装置,可由能在转臂5的U形缺口内沿径向滑动的滑块16及置于滑块与转臂之间的压缩弹簧17构成,行星轮系统通过行星轴承6支承于滑块16上,也可由用于齿轮行星传动的均载机构特别是弹性均载机构构成,还可由行星轮支承系统中有意设置的较大的间隙构成。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具有至少二对通过轴向移动其中一个摩擦轮来分离或接合的可分离摩擦付,其分离和接合引起机构传动速比的变化,无论其分离或接合,由2个或2个以上外摩擦轮同轴线地固连而成的行星摩擦轮的轴线到公转轴线的距离即偏心距不变。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具有至少2对可分离摩擦付,通过同时轴向移动其2个内摩擦轮51、53或同时轴向移动其两个外摩擦轮来同时分离或接合这2对可分离摩擦付,其分离和接合引起机构传动速比的变化,并引起由2个或2个以上外摩擦轮同轴线地固连而成的行星摩擦轮的轴线到公转轴线的距离即偏心距的变化。
8、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是,还带有一个产生大小与负荷正比的轴向力的斜齿轮付56、57、并有一个弹簧61,产生与上述轴向力方向相反的轴向力,所述轴向力经转轴传递到所述变速机构的可分离摩擦付的可轴向移动摩擦轮上,使得负荷的改变引起可分离摩擦付的分离或接合,导致变速机构传动速比的自动改变,并且,变速机构可分离摩擦付的摩擦轮进入接触边的边缘应有由倒角、斜面或曲面构成的平滑过渡面。
9、权利要求1和2、3、4、5、6、7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还可以带有用于机壳内通风的内部风扇及机壳两端的通风孔,行星轮中可含有至少一个齿轮并与相应齿轮啮合构成的行星齿轮啮合付,机构的前面可以增加一级升速装置,钢质行星轮可制成中空的,内注以比重大于7.85克/立方厘米的重金属-如铅,可以调整材质及热处理工艺,使得行星摩擦轮比与之接触的内摩擦轮硬,使二者磨损量之比近似等于二者半径之比,可以带有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超越离合器,使机构能用于升速传动,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不与其它元件固连的摩擦轮,使机构具有空挡,可以改变可分离摩擦付的半径尺寸使机构具有倒挡。
10、一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结构与前述权利要求4所述机构的结构相似,其特征是,将所有摩擦轮付换成适合的齿轮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悦,未经郑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49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组合式交变磁场磁水器
- 下一篇:重力理纱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