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丝毛圈绸的织造工艺方法及产品无效
申请号: | 90105275.2 | 申请日: | 199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1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乔维章;陈真光;华裕章;吕明;李菁;王书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即墨真丝针织厂;青岛丝织厂 |
主分类号: | D04B1/04 | 分类号: | D04B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韩振东 |
地址: | 2662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丝 毛圈绸 织造 工艺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是一种真丝针织产品,尤其是一种真丝毛圈绸的织造工艺方法及产品。其属于针织技术领域。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以棉纱或化纤为原料的针织毛圈织物,其是由吊机、单面大圆机、棉毛机等针织机械织造而成的。由于棉纱或化纤原料在织造过程中成圈容易,无需对上述原料进行处理,即可直接上机织造。然而对于真丝原料,因其滞涩硬挺,丝线粗细不匀,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就很难织出均匀一致质量优良的产品来。这是由于生丝纤维外表有一层丝胶包覆在丝朊上,故使生丝纤维硬挺滞涩,难以在针织机上牵拉成圈。使用未脱胶的生丝在吊机上织造,有时勉强可弯纱成圈,但织出的产品由于织造过程的“滚绞”现象而产生织地松驰,线圈整齐度不佳,料面出现“断针破洞”或“花针”或“三角针”的次品毛圈绸,其质量达不到商品等级。在《针织工业》杂志(1985年第四期P44-45页)中披露了“蚕丝在台车上的编织”(以下简称:“台车编织”)一文。公开了一种“由真丝针织而成的织物”的蚕丝处理工艺。该工艺是一种湿织工艺的常规方法。其作用是在湿状态下软化生丝,使生丝丝条表面滑润以减少丝与丝或丝与钩针的摩擦。该工艺配方对丝胶无明显膨润作用,“对蚕丝的强力,伸长率,抱合等质量指标无特别要求”(见1985年第四期《针织工业》“台车编织”P44页第8-9行)。也就是说,该处理工艺对于干织法织造真丝针织物是不适宜的。虽然文中也披露了“干织法工艺”,但其再现性很差,不能做质量考核用,不能形成工业产品,其实用性不够。这是由于该处理工艺对丝条的伸长率(延伸度)不做处理目的,而造成丝条在牵拉后延伸度不够。这在织造中就达不到克服“花针”、“三角针”等疵点的目的。“台车编织”一文中所公开的由真丝针织而成的织物是一种平针汗布绸。至今未见报导:由台车织造的真丝单面毛圈绸。即使在台车上织造出真丝毛圈织物也是作为拉绒用的毛圈织物。该织物的组织方法是由三根纱线结构而成的。即面纱织地,绒里纱起弧,挺纱将面、里两纱构结起来,而且织成的弧形绒里毛圈是在面纱和挺纱上面的弧长浮线的弧形圈。这种弧形毛圈不能形成坚挺的直立的毛圈。使用台车是织不出织地缜密而坚牢、毛圈整列密布的单面毛圈组织的毛圈绸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使用真丝,在纬编吊机上织造毛圈绸所发生的“断针破洞”、“花针”、“三角针”等疵点的缺陷。采用老设备——吊机,由两根真丝线一次套连而成单面毛圈绸。这种吊机织造的毛圈绸要具有圆整坚挺的毛圈线圈,这种真丝毛圈要均匀地密布于平针线圈上,达到织地缜密而坚牢、毛圈整列密布的织造效果。从而形成一整套生产工艺方法,织造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真丝毛圈绸。
本发明的任务是如下实现的:
本发明所完成的真丝毛圈绸,是基于棉纱吊机毛圈布的织造原理: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线圈,组合套连而成的单面毛圈织物。使用经过软化处理的生丝,在吊机上经过调整的线路导向板和弯纱沉降片的配合动作,使两根丝线入针成圈,进行组合套连而成的,具有纬平针结构的真丝毛圈织物。
该真丝织物的产品规格为:生丝规格:13.83特,27.72特,36.16特;毛圈高度:1~3mm;平米克重:100~200g/m2;密度:直向90~140扣/5cm,横向47扣/5cm。
该真丝毛圈绸的一整套的织造工艺方法为:绞装生丝→开绞挑剔→结扎分包→软化处理→离心脱水→扽丝晾丝→络筒→并丝→络塔型丝纱筒→吊机织造→透光检验→修残→漂炼→脱水→烘干→开幅→真丝毛圈绸成品→包装。在整套工艺中,生丝的软化工艺条件为:浸泡浴比:1∶10(生丝∶软化浸泡液);浸泡温度:40±5℃;浸泡时间:8~12小时。所用的软化浸泡液的配方为:D3柔软剂0.6%,红油0.07%,其余为水。该工艺的扽丝晾丝工序是用人工每4小时手扽一次,使得生丝达到顺、齐、直的工艺要求。该工序还要控制晾丝室室内相对湿度:30~40%,温度:20~40℃,通风晾丝时间:4~8小时,使丝绞湿含量达到10~15%,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络丝、并丝直至吊机织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即墨真丝针织厂;青岛丝织厂,未经青岛即墨真丝针织厂;青岛丝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