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丝/棉交织毛圈绸的织造工艺方法及产品无效
申请号: | 90105291.4 | 申请日: | 199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2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乔维章;陈真光;华裕章;吕明;李菁;王书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即墨真丝针织厂;青岛丝织厂 |
主分类号: | D04B1/04 | 分类号: | D04B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韩振东 |
地址: | 2662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丝 交织 毛圈绸 织造 工艺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是一种真丝针织产品,尤其是一种真丝/棉交织毛圈绸的织造工艺方法及产品。其属于针织技术领域。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以棉纱或化纤为原料的针织毛圈织物,其是由吊机、单双面大圆机等针织机械织造而成的。由于棉纱或化纤原料在织造过程中成圈容易,无需对上述原料进行处理,即可直接上机织造。然而对于真丝原料,因其滞涩硬挺,丝线粗细不匀,其外表呈龟裂鳞片状纤维。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就很难织出均匀一致质量优良的产品来。这是由于生丝纤维外表有一层龟裂鳞片状的丝胶包覆在丝朊上,故使生丝纤维硬挺滞涩,难以在针织机上牵拉成圈。使用未脱胶的生丝在吊机上织造,有时勉强可弯纱成圈,但织出的产品由于织造过程的“滚绞”现象而产生织地松驰,线圈整齐度不佳,料面出现“断针破洞”或“花针”或“三角针”的次品毛圈绸,其质量达不到商品等级。在《针织工业》杂志(1985年第四期P44-45页)中披露了“蚕丝在台车上的编织”(以下简称:“台车编织”)一文。公开了一种“由真丝针织而成的织物”的蚕丝处理工艺。该工艺配方对丝胶无明显膨润作用,“对蚕丝的强力,伸长率,抱合等质量指标无特别要求”(见1985年第四期《针织工业》“台车编织”P44页第8-9行)。这就是说:该处理工艺对丝条的伸长率(延伸度)不做处理目的,而造成丝条在牵拉后延伸度不够。这在织造中就达不到克服“滚绞”、“花针”、“三角针”等疵点的目的。“台车编织”一文中所公开的由真丝针织而成的织物是一种平针汗布绸。至今未见报导:由台车织造的真丝单面毛圈绸。即使在台车上织造出真丝毛圈织物,也是作为拉绒用的毛圈织物。该织物的组织方法是由三根纱线结构而成的。即面纱织地,绒里纱起弧,挺纱将面、里两纱构结起来,而且织成的弧形绒里毛圈是在面纱和挺纱上面的弧长浮线的弧形圈。这种弧形毛圈不能形成坚挺的直立的毛圈。使用台车是织不出织地缜密而坚牢、毛圈整列密布的真丝/棉交织毛圈绸的。同样,织造“涤盖棉”的双面大圆机也不能织造出真丝/棉交织单面毛圈绸来。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使用真丝与棉在纬编吊机上交织成单面毛圈绸所发生的“断针破洞”、“花针”、“三角针”、“滚绞”等疵点的缺陷。采用改进的老设备——吊机,调整线路导向板和弯纱沉降片的配合动作而织成的真丝/棉交织毛圈绸要具有圆整坚挺的毛圈线圈,这种毛圈绸要使毛圈均匀地密布于平针线圈上,达到织地缜密而坚牢,毛圈整列密布的织造效果。从而形成一整套生产工艺方法,织造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真丝/棉交织毛圈绸。
本发明的任务是如下实现的:
本发明所完成的真丝/棉交织毛圈绸,是基于棉纱吊机毛圈布的织造原理,应用干法织造工艺由平针棉纱(或真丝)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真丝(或棉纱)线圈组合套连而成的单面真丝/棉交织毛圈绸。使用经过软化处理的生丝和精梳棉纱,在吊机上经过调整改进的线路导向板和弯纱沉降片的配合动作,使丝线与棉线平行入针成圈,进行组合套连而成的,具有纬平针结构的真丝/棉交织毛圈织物。
该真丝/棉交织织物的产品规格为:生丝规格:13.83特,27.72特,36.16特;棉纱规格:18.2特,14.57特,9.72特;该绸的毛圈高度:1~3mm;平米克重:100~300g/m2;密度:直向90~140扣/5cm,横向47扣/5cm。
该真丝/棉交织毛圈绸的一整套的织造工艺方法为:所用的棉纱为烧毛或不烧毛的精梳棉纱。该工艺方法的工艺流程:绞装生丝→开绞挑剔、结扎分包→软化处理→脱水→扽丝晾丝→络筒并丝→络塔型丝(或棉)纱筒→吊机织造→检验修整→漂炼→脱水→烘干→开幅→真丝/棉交织毛圈绸成品。在生丝软化处理工艺中,主要有:用透水的稀薄包布包裹分包生丝用软化浸泡液进行浸泡处理,生丝的软化工艺条件为:浸泡浴比:1∶10(生丝∶软化浸泡液);浸泡温度:40±5℃;浸泡时间:8~12小时。所用的软化浸泡液的配方为:D3柔软剂0.6%,红油0.07%,其余为水。该工艺的扽丝晾丝工序是用人工每4小时手扽一次,使得生丝达到顺、齐、直的工艺要求。该工序还要控制晾丝室室内相对湿度:30~40%,温度:20~40℃,通风晾丝时间:4~8小时,使丝绞湿含量达到10~15%,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络丝、并丝直至吊机织造。
本发明所设计的真丝/棉交织毛圈绸是使用改进的针距为26针/吋的WAGAφ28″的纬编吊机织造成的。依靠吊机上的成圈轮和压纱轮的相互配合完成底线(棉纱)与毛圈线(真丝)的编织套连而成织物。在原吊机的基础上,主要改进了该机的成圈轮上的弯纱沉降片,而使毛圈形成并织造成毛圈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即墨真丝针织厂;青岛丝织厂,未经青岛即墨真丝针织厂;青岛丝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凝固点混合物的精馏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真丝毛圈绸的织造工艺方法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