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灯功能扩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105361.9 | 申请日: | 199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先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先利 |
主分类号: | H05B41/16 | 分类号: | H05B41/16;H01J6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3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功能 扩充 装置 | ||
1、一套由经济节电的镇流器[1]、灯管支路的开关器[2]、变压器支支路的开关器[4]、延时器[3]、多能开关[K-1]、亮度开关[K-2]及亮度还原器[8]和灯架灯罩等构成的荧光灯功能扩充装置的电路和机械部分,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独立线圈的变压器[5]的长寿萤光灯加此装置后能更可靠地实现预热启动及增加功能个数,可参照图1、2、3、4、5。
2、本发明按照独立权利要求1规定的电路装置,其配套灯的特征是:
a.在镇流器[1]和灯管[7]这两个部件串联的电路里再串接支路开关器[2],它的初始导通由延时器[3]提供能量,此开关器有两种,电子式的开关元件是可控硅,电磁式的是继电器和触头,
b.在变压器[5]的初级线圈(5-1)与电源联接的电路里串接一个开关器[4],一种是受灯管旁路里的氖管(4-N)控制,另一种是受延时器[3]控制,前种开关元件是可控硅,后种开关部件是继电器和触头,
c.延时器[3]靠电阻电容的充电及放电能力实现延时,电能由变压器[5]的低压线圈(5-2)提供,
d.本扩充装置的电路有多种,A种电路的灯管支路开关器[2]的双向可硅(2-F)在初始触发后所用的触发电流靠镇流器的低压线圈(1-1)再加相应元件来提供,变压器支路的开关器[4]的双向可控硅(4-F)所用的触发电流靠通过氖管(4-N)和相应元件直接由镇流器上引入,e.扩充装置的B种电路是触头(K-1-b)(K-1-c)(2-c)做为开关器[2][4],触头(2-a)(2-b)调节阴极环流,用变压器[5]的初级线圈(5-1)做镇流器,这些触头靠延时器[3]的线圈(2-L)及多能开关(K-1)的拉杆来控制,
f.扩充装置的C种电路和A种的接近,不同之处是灯管支路开关器[2]用与桥式整流电路相联的单向可控硅(2-S),维持电流靠与它本身并联的电容器(2-C)提供,变压器支路的开关器[4]也用与另一桥式整流电路相联的单向可控硅(4-S),它的触发电流由灯管旁路中与氖管(4-N)串联的小型变压器(4-B)的次级线圈加设整流虑波器后提供,
g.扩充装置的D种电路中,变压器支路的开关器[4]和C种的一样,灯管支路的开关器[2]是触头两个,这两个触头分别受延时器[3]的线圈(2-L)及多能开关(K-1)的拉杆的控制,可参照图1、2、3、4。
3、本发明按照独立权利要求1规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a.经济节电的镇流器[1]的铁芯不留气隙,线圈有两种,一种设有多抽头,以便与亮度开关(K-2)联接及改变亮度,另一种无中间抽头,
b.多能开关(K-1)内设有受拉杆控制的常闭式触头(K-1-b)和常开式触头(K-1-c),
c.亮度还原器[8]由氖管(8-N)、可硅及相应元件构成,电源电压达一定数值时就氖管的导电作用将可控硅触发,使亮度开关(K-2)处次亮度档次,
d.A、C、D这三种电中的开关器及延时器可做成集成电路,
e.灯管座(5-4)中设有与灯管的心脚对应的而有弹性的心片(5-4-2)和与边脚对应的而还与套筒联接的边片(5-4-3),
f.直形灯管的灯架呈长条状,附件箱(5-3)、灯罩(5-2)、灯管座(5-4)及管外电极都设在灯架(5-1)上,形灯管的灯罩灯架都要随灯管的形状做相应的变动,可参照图1、2、3、4、5。
4、长寿高效萤光灯管是这套装置中作用别致的部件,其特征是灯管细而长及有长寿阴极,可参照图6。
5、本发明按照独立权利要求4规定的灯管,其特征在于:
a.灯管阴极的灯丝引线上焊接一对用耐离子轰击的材料做的“L”状的阴极罩(6-1),它与灯丝处在同一平面上,
b.灯管头有两种,一种是现有的,另一种是圆头的,它是一个处在中心的圆顶心脚(6-2),一个是灯箍-称它为边脚(6-3),可参照图6。
6、本发明按权利要本4规定的灯管,其特征是灯管细而长,工作时有较高的电压降,有直形和多种弯形,可参照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先利,未经朱先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3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