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密封圈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90105747.9 | 申请日: | 199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62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江南电池厂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服务部 | 代理人: | 孙莘隆 |
地址: | 215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密封圈 电池 | ||
本发明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
目前,国内外的高容量电池一般是炭棒作为正极,锌筒作为负极,锌筒中装有电芯粉,炭棒插在电芯粉中,电芯粉的上面用复压片将电芯粉密封在锌筒内;在锌筒上方的口上有一塑料密封圈,塑料密封圈中央有一孔以便于炭棒穿过,塑料密封圈的下面是用密封剂做成的密封层,密封层与复压片之间形成的空间称为空气室;正极帽压在塑料密封圈上,铁壳在锌筒外面将锌筒及正极帽裹住;当使用电池时,锌筒内的电芯粉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同时分解出气体及液体,气体及液体会透过复压片进入空气室中。由于大批量生产时,塑料密封圈的尺寸及形状会有微小差别,塑料密封圈与锌筒及炭棒不能很好吻合,致使塑料密封圈与锌筒之间及塑料密封圈与炭棒之间形成微小的缝隙;密封剂被加热后注入锌筒形成密封层,但密封剂冷却后会收缩,在锌筒周围及炭棒周围产生缝隙,使密封作用降低;若电池使用过久或存放过久或外界温度较高,由电芯粉分解出的气体会在空气室中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气、液通过密封圈与锌筒之间或密封圈与炭棒之间的微小缝隙渗漏出来;使电池报废或腐蚀使用电池的仪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的密封圈,使电芯粉分解出的气体及液体能被紧密地密封在空气室中。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用炭棒作为正极,锌筒作为负极,锌筒中装有电芯粉,炭棒插在电芯粉中,复压片盖在电芯粉之上,密封圈中央有一圆孔,炭棒穿过该圆孔后,密封圈盖在锌筒上方的口上,正极帽压在密封圈上,铁壳在锌筒外面将锌筒及正极帽裹住;其特征在于:密封圈为弹性材料,围绕着密封圈中央处的圆孔有一可以存放密封剂的向下凹陷的凹槽。当正极帽压在密封圈上之后,由铁壳压紧正极帽,进而将密封圈紧紧压在锌筒的口上,由于密封圈为弹性材料,故密封圈与锌筒之间能紧密配合,不留缝隙;在密封圈中央处的凹槽中放入密封剂,使密封圈与炭棒之间的缝隙能被弥合;由于密封圈为弹性材料,即使密封剂冷却后收缩,其收缩后形成的空间也能由密封圈自动补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密封性好,完全消除了气、液从锌筒周围渗出的现象;密封圈的加工容易,其尺寸、形状的精度要求低,能降低成本;省掉了密封层,使制造工艺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主剖视图,其中:
[1]、正极帽;[2]、凹槽;[3]、密封圈;[4]、空气室;[5]、复压片;[6]、电芯粉;[7]、炭棒;[8]、锌筒;[9]、铁壳;[10]、下纸圈;[11]、假底;[12]、上塑圈。
本发明用炭棒[7]作为正极,锌筒[8]作为负极,锌筒[8]中装有电芯粉[6],炭棒[7]插在电芯粉[6]中,复压片[5]盖在电芯粉[6]之上,使电芯粉[6]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密封圈[3]中央有一圆孔,炭棒[7]穿过该圆孔后,密封圈[3]盖在锌筒[8]上方的口上,密封圈[3]与复压片[5]之间形成的空间作为空气室[4];密封圈[3]采用橡胶或塑胶材料,围绕密封圈[3]中央处的圆孔有一向下凹陷的凹槽[2];凹槽[2]中装有密封剂;正极帽[1]压在密封圈[3]上,在正极帽[1]上设有起绝缘作用的上塑圈[12],铁壳[9]从外面将锌筒[8]裹住,铁壳[9]上面压在上塑圈[12]上,下面通过下纸圈[10]压在假底[11]上;由于铁壳[9]通过上塑圈[12]及正极帽[1]紧紧压住了密封圈[3],故密封圈[3]与锌筒[8]之间能紧密配合,不留缝隙;在密封圈[3]中央处的凹槽[2]中放入密封剂,使密封圈[3]与炭棒[7]之间的缝隙能被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江南电池厂,未经苏州市江南电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型运输工具适应于水陆空行驶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热电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