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鞋在审
申请号: | 90105795.9 | 申请日: | 199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22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09 |
发明(设计)人: | 叶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保辉 |
主分类号: | A63C17/02 | 分类号: | A63C17/02;A43B5/00 |
代理公司: | 乐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克雍 |
地址: | 614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鞋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轨陆用交通工具,一种可供个人代步的轮鞋。
发明历史悠久,使用最普遍,供个人代步的交通工具莫过于自行车。但它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体大笨重,行驶中占道宽,上下不甚方便,行停也不自如,安全性较差,存放也较麻烦和困难。长期来,人们为克服这些缺陷,设计了很多改进方案,但终不如意。不少人又将注意力转向对传统旱冰鞋的改进,试图改善城镇里的代步问题,如1987年10月28日公开的,申请号为87100484A的多用轮鞋,1989年12月20日公告的,申请号为89210192。X的自行鞋。但它们存在如下重大缺点:在不需滑动,要按常规步行时,只能将滚轮锁住,仍需踩着轮子步行,上下楼梯,进出商店既别扭也不够安全;行进时需超越前位人时,不能发出超越信号。而且它们的传动和制动机构复杂,较为笨重且操作不方便,其刹车方案也不够理想,可靠性和耐用性较差,因此推广、使用比较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常人代步的轮鞋,以克服自行车和已知轮鞋设计方案的前述缺点,使其能迅速进入实用阶段。
这种轮鞋的方案是这样的:一脚一只鞋,每只鞋包括带胶垫和后跟的底板、带轴承的四个滚轮,其特征是:1)底板由脚尖板、前底板和后底板构成,脚尖板与前底板成活动连接,使脚尖可随意弯屈,前后底板成紧固搭接,长度可在一定范围调节。2)前轮轴装在前连杆的一端,前连杆另一端通过前连杆轴与连杆支撑架连接,前连杆可绕轴转动,连杆支撑架安在前底板上,支撑架上安有带副弹簧的前连杆限位挡块,前轮上升锁销和前轮下降杠杆。3)前轮轴装有由棘轮、棘爪组成的微型棘轮机构,使前轮只能单向转动。4)前轮设有换能弹簧,可将人体重力势能转换成前行动能,且有减震作用,此弹簧可设计成连接在前连杆下端和底板之间,也可设计成绕在前连杆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杆轴上,5)脚尖板前端有鞋铃踏钮,上方有脚尖护鼻,鞋铃安在连杆支撑架上,通过穿于脚尖护鼻的钢丝线与踏钮连接。6)后轮轴装在后连杆一端,后连杆另一端装在后连杆轴上,后连杆轴、后轮上升锁销、后轮提升杠杆都装在后底板上,后底板的后跟上设有后跟护托垫,其下装有刹车块。7)后连杆轴上设有回位弹簧,使后轮可随时复产到触地位置,此弹簧可有多种安装方式,例如a)接在后轮轴与后跟上。b)接在后连杆与后底板前部。c)将后连杆轴分成两截,回位弹簧分别绕装在两只连杆轴上的后连杆与底板之间。d)绕装在后连杆轴上,等等。
附图1为本发明轮鞋结构示意图,也是其最佳实施例。
A-正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
图2为回位弹簧的几种安装例。
图3为换能弹簧的又一种安装例。
1-鞋铃踏钮 19-后跟护托
2-前轮 20-裤管夹
3-带副弹簧的前连杆限位挡块 21-后跟
4-前轮轴承 22-刹车块
5-鞋铃 23-后跟连杆限位挡块
6-前连杆轴 24-后轮轴
7-前连杆 25-后轮轴承
8-前轮上升锁销 26-后轮
9-前连杆支撑架 27-后连杆
10-前轮锁销 28-后连杆轴
11-棘爪 29-紧固螺钉
12-棘轮 30-换能弹簧挂轴
13-前底板 31-前轮胎
14-换能弹簧 32-脚尖护鼻
15-后轮护板 33-脚尖板
16-后轮提升杠杆 34-前轮轴
17-后轮上升锁销 35-胶垫
18-后跟护托垫 36-后底板
37-后轮回位弹簧
下面结合附图对轮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保辉,未经叶保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小麦全蚀病专用肥配制方法
- 下一篇:高效完全型蔬菜专用肥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