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碳酸氢铵颗粒复混肥无效
申请号: | 90105827.0 | 申请日: | 199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02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远;张怡聪;杨成玉;曾瑞浦;陈序位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阳县多元素化肥厂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414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碳酸氢铵 颗粒 复混肥 | ||
本发明与肥料有关、尤其与复混颗粒肥有关。
碳酸氢铵能自行分解为氨、二氧化碳和水,在土壤中利用率低。难以运输和贮存,容易结块,不便于施肥。有人将磷酸氢镁(MgHPO4)加入碳酸氢铵中,按比例渗混,立即开始与碳酸氢铵自行分解所放出的氨结合,生成磷酸镁铵六水化合物(MgNH3PO4.6H2O)。CN851000516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改性碳酸氢铵复肥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白云石(CaCO3、MgCO3)焙烧,焙烧后的物料氧化镁磨成细粉;然后将粉粒状磷酸一铵(NH4H2PO4),氧化镁,碳酸氢铵和氯化钾按比例均匀混合成为干燥不结块,流动性良好的复肥。该制造工艺要求白云石焙烧温度是950-1100℃,得到的氧化镁需磨成网孔直径60-100微米的细粉。煅烧白云石粉的用量超过1%将引起P2O5的退化。碳酸氢铵的用量不宜超过65%,否则肥料的稳定性将下降,生产的复肥以粉状为主。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碳酸氢铵含量可高达60-85%,化学稳定性高,颗粒平均抗压强度和粒度达到国家专业标准的多元复混颗粒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改性碳酸氢铵颗粒复混肥由碳酸氢铵,磷酸一氢铵或磷酸二氢铵、钙镁磷肥组成。钙镁磷肥能降低碳酸氢铵中的游离水,提高复肥的稳定性。复混肥也可加入部分粘合剂,也可加入氯化钾或硫酸钾制成三元复混肥。其用量如下:重量%
碳酸氢铵 60-85
磷酸一氢铵或磷酸二氢铵 10-25
氯化钾 0-8
或者硫酸钾 0-10
瓷土或白泥 0-5
钙镁磷肥 3-15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是将颗粒状磷酸一氢铵或磷酸二氢铵先经粉碎机打成粉状,按比例配好各种原料,经充分搅拌混匀后送至颗粒成型机,成型后的产品经筛分,成品包装入库,过筛后的少量粉状物料返回颗粒成型机重新造粒。
本发明的原料混配后总水份含量为3-7%。
碳酸氢铵中游离水份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肥效的稳定性。钙镁磷肥中的主要成份氧化钙、氧化镁与磷铵酸一氢铵或磷酸二氢铵反应,把碳酸氢铵中的游离水转为磷酸镁铵的结晶水和磷酸氢钙结晶水,起到常温化学干燥作用,提高肥效的稳定性能。反应式为:
钙镁磷肥中还含有28%以上的SiO2、Al2O3,可使氮、磷、钾原料粘合稳定,进一步提高颗粒平均抗压强度和提高粒度合格率。
粘合剂为瓷土或白泥,绝大部分含量为SiO2/Al2O3,可使氮、磷、钾肥粘合稳定,其中含有5%以上的CaO、MgO还可进一步将碳酸氢铵中游离水变为结晶水分,控制好挤压成型操作和陈化时间,使复肥颗粒平均抗压强度和粒度达到国家专业标准。
本发明改变了碳酸氢铵产品结构,碳酸氢铵含量高达65-85%,化学稳定性高,本发明氮、磷、钾总养分>25%(二元肥总养分>20%);有效磷水溶率>55%;游离水分<5.0%;1-4mm粒度>80%;用塑料袋密封存放三个月后氮损失0.27%,比碳酸氢铵稳定性增大8.66倍,存放110-170天后P2O5有效率基本不发生退化,保持在99.0%以上,水溶性P2O5仅降低0.1%左右,水溶率仍保持在60%左右,比国家专业标准高15%以上,复肥颗粒平均抗压强度(2-2.8mm颗粒)>8牛顿。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操作安全、方便、耗能少、生产费用低、公害小。所需原料适宜我国化肥工业结构,充分发挥碳酸氢铵,磷酸一氢铵或磷酸二氨铵和钙镁磷肥肥料综合效益。
如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见文后:
本发明可采用如下配方(以重量百分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阳县多元素化肥厂,未经简阳县多元素化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