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监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106644.3 | 申请日: | 199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09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14 |
发明(设计)人: | 齐乡晃;前泽重成;阴山知章;濑良昭雄;照永福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醒,吴增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绝缘 恶化 监视 装置 | ||
1、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包括:
在电力传输线路中绝缘状态下降时,用以检测由在该部位产生的局部放电而发生的行波的第一传感器(S);
用以检测所述发生的行波的相位的第二传感器(SR);
用以检测为判定所述行波方向用的基准信号的第三传感器(SF,SG);以及
用以处理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S)、第二传感器(SR)和第三传感器的信号以监视绝缘恶化的检测部分(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感器(SR)还用以检测附加在所述行波上的外来噪声;
所述检测部分(3)通过对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S)的信号的相位和来自第三传感器(SF,SG)的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在它探测到电力电缆(L)或电气装备出现绝缘恶化处(P)发生的行波时,判定是否存在绝缘恶化,并判定来自第二传感器(SR)的每一信号是外来噪声还是绝缘恶化,同时当确定包含有绝缘恶化情况时探测该绝缘恶化处的相别;
在和所述电力电缆连接的公共母线(LF,LG)与各相母线(LF,LG)的接地线(GRD)之间设置电容器(CT,C);
所述第一传感器(S)适合于在包含多条电力传输线路的电力电缆(L)中检测行波;
所述第二传感器(SR)适合于检测在各不同相的电容器连接到大地的各条线路中检测行波的相位;
所述第三传感器(SF,SG)适合于在把所有电容器(CT,C)连接到大地的线路中检测基准信号;
所述第一传感器(S)的环形铁芯(K),是用半环形铁芯组成的,并可拆卸地装到作为检测目标的电力电缆(L)上,另外,对于每一相,都设有一电线,并在一母线上设有与该电线连接的可拆卸的接线端子,在所述各电容器的接地电线上设置所述第二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二和第三传感器以及所述检测部分都装在一个框盒中,以构成便携型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中每一个都是通过围绕环形铁芯配置一检测绕组而构成的,而且,分别把其检测对象贯穿过环形铁芯作为其一次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分在根据来自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判断该信号为外来噪声时,不再根据行波执行判定绝缘恶化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传感器的环形铁芯中的每一个有近似线性的BH特性,其磁动势与磁通密度之间有大致成比例的关系,并且,从低频区到高频区的整个频率范围内磁导率近似恒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具有用于检测市电频率的接地电流的零相电流互感器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是用非晶金属制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金属是以钴为主要成分的非晶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传感器缠绕构成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把第一绕组两端短路,把第二绕组作为检测绕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是用介质陶瓷材料制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陶瓷材料的组成部分是SrTiO3、MgTiO3或BaTiO3。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成型为绝缘子形状,具有机械和电气的强度,是按可兼作母线或电线的支持绝缘子而构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电容器是把多个由介质陶瓷材料构成的电容元件串联,并用环氧树脂模制成型为绝缘子形状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视电气设备绝缘恶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构成母线的芯线与覆盖该芯线的铠装之间的静电电容用作所述各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66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