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茶杯具无效
申请号: | 90107220.6 | 申请日: | 199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83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荣国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G19/16;A47J31/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维东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茶杯具。
泡茶为许多人日常不可缺少的嗜好,故泡茶用具包罗万象,较为讲究的人更有养茶壶的习惯,但相对于今日繁忙社会,并非所有人均有充裕时间去泡茶,所以,简便的冲泡茶方式反而能够迎合今日社会许多人的需求。
有一种可直接在茶杯内冲泡茶叶的茶具已受到相当普遍地使用,因其冲泡简便,且不拘场所,故对于泡茶品质不甚要求的人,此等茶具确为相当实用;然而,该茶具使用时,相对的茶叶座系始终浸泡在杯内,茶水之浓度随时间加长而趋浓,难以适应人们的口味,若将茶叶座卡于杯口,茶叶座容易滑落于杯内,而有破碎之虑;至于使用时亦可将茶叶座取出另以容器置放,但因茶叶座上的茶水容易滴落桌面,造成困扰,将因此失去简便的特性,故有予以改善的必要。
还有的茶叶座的底凸缘设以∏字形缺口,它在使用时,为使茶叶座便于靠持,故其底凸缘∏形脚部分需有相当长度,为了避免造成靠持稳定性不足的现象,只有加长底凸缘的长度,这造成茶叶座外观不够美观的缺点,所以,此种解决方式亦不尽理想,应有予以改进的必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这类杯具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于使用的且方便美观的泡茶杯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茶叶座的底部开设缺口,以令茶叶座可靠置于杯口,以免除置放茶叶座的不便性,而该缺口部分为一种具有倾斜弧度的型式,借由该弧度的曲线设计,不仅可顺利导流茶水至杯体内,更可防止茶水流出杯体外的现象,且利用该弧形斜面的形态,更可令茶叶座之底凸缘无需做过度加长,亦维持其美观的特性。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系统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组合侧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组合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正剖面示意图。
其中:
(1)茶杯 (2)茶叶座
(31)(32)水孔 (4)凸缘
(5)缺口 (51)斜面
(6)杯盖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茶杯(1)、可套置于茶杯(1)上的茶叶座(2)与一杯盖(6)所组成,其中,该茶叶座(2)的侧面与底面分别设有若干水孔(31)、(32),于该茶叶座(2)底部外缘设以外凸的凸缘(4),在该凸缘(4)的两侧分别开设两缺口(5),以供茶叶座(2)可由该缺口(5)靠持于茶杯(1)的杯口位置,以防止茶叶座(2)的水不致过度浸泡,并免除茶叶座置放的不便性。
而该缺口(5)为一种具有向上倾斜斜面(5)的弧面形式,将该茶叶座(2)靠置于茶杯(1)上时,即如图3及图4所示,可使流经该缺口(5)位置的茶水可借该斜面(5)而顺利向下流至茶杯(1)内,以免除茶水外溢的不良现象。
另外,更为达到降低茶水流经该斜面(51)位置的特性,以使茶水更不致外溢的特性,乃将茶叶座(2)侧壁上的水孔(31)部分仅设于上半段位置,而接近斜面(51)位置则呈封闭状态,如此,即可达到降低茶水流至缺口(5)位置,所以,本发明将该缺口(5)设为一种具有弧度的斜面(51)及配合其侧壁水孔(31)设置位置的搭配,确可达到适当防止茶水外溢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荣国,未经林荣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7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高效混凝剂及其制取方法
- 下一篇:钨青铜光折变晶体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