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升降机的动力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0107422.5 | 申请日: | 199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3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23 |
发明(设计)人: | 下秋元雄;神谷代词男;川行洋;牛田博;三宅立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9/04 | 分类号: | B66B9/04;F15B2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升降机 动力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液压升降机的动力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将电动机及由此电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浸没在油箱内的液压油中的液压升降机的动力设备。
日本专利公开昭62-275986及昭64-34881号公报公开了把电动机及液压泵浸没在油箱内的液压油中的所谓浸没式动力设备,但在这种动力设备中,检测电动机转数的检测器也一并浸没在液压油中。如图4所示,油箱(1)内的液压油(2)中浸有电动机(3)和液压泵(4),此外还有连结在电动机(3)轴端部的检测器(10)。
液压泵(4)通过排出管(5)与油箱(1)外部的液压阀(6)相接,液压阀(6)靠管路(8)与液压千斤顶7连接在一起。升降机的厢体(9)连接在液压千斤顶(7)上。
按照上述结构,厢体(9)上升时,由液压泵(4)通过液压阀(6)把液压油(2)送入液压千斤顶(7);
厢体(9)下降时,上述液压油经过液压阀(6)和液压泵(4)返回油箱(1)。
由检测器(10)检测电动机(3)的转数来进行厢体(9)的运行控 制。
如上所述,由于现有技术的液压升降机的动力设备中把检测器浸没在液压油内,所以使用油封或O型环来防止液压油侵入检测器。但由于电动机轴的转动,还是有微量的液压油从油封等处侵入检测器内。这样,一旦侵入的液压油量多了,就会有把检测部分也被液压油浸没的危险,从而导致检测器动作失误等问题。
本发明即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液压油侵入到检测器的检测部分的液压升降机的动力设备。
本发明的液压升降机的动力设备把检测电动机转动的检测器作成油密型,把接在检测器下部的漏油口接到漏油容器上。
由于本发明的设备中侵入检测器的液压油从漏油口被排出,所以能防止检测部分被液压油浸渍。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图1中主要部件的详细侧剖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件的详细侧剖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液压升降机动力设备的侧剖图。
图1和2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连结在电动机(3)的轴端部(3a)处的检测器(10)在转动部件(10a)处加有油封(11),外壳(10b)和轴承部件(10c)之间夹有O型环(12),以形成油密型。检测部分(13)与转动部件(10a)连结在一起。在轴承部件(10c)处 形成有油通路(14)。此外,外壳(10b)的底部设有漏油口(15),漏油口(15)由连接管(15a)与漏油容器(16)相连接。
按以上的结构,厢体(9)的上升、下降所伴随的液压油(2)的送出、回流动作与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装置一样,因此将说明省略了。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侵入的液压油从外壳(10b)的底面处被排出,即使侵入检测器(10)的液压油(2)的量多起来也不会浸没检测部分(13),所以能防止其产生误动作。此外,漏油容器(16)的容积比检测器(10)要大,即使液压油的侵入量较大也能应付。
图3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其中,设有油箱(1)上的排出口(1a)与漏油口(15)用挠性管(17)连接起来,把侵入的液压油导入设在油箱(1)外部的漏油容器(18)。
其它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相同。
按照这个实施例,由于把侵入检测器(10)的液压油(2)收集到油箱(1)的外面,即使是收集起来的液压油的量突然增加,也能适用。当将检测器(10)浸入油中时,检测器(10)内空气随着油的温度的变化而膨胀或收缩。在油温下降,检测器内的空气收缩时,由于检测器内空气的压力下降,油易从油封(11)侵入。为防止这种情况,使检测器内的空气不密封而与大气连通是有效的。因此,除油箱(1)之外,还设置漏油容器(18),和检测器(10)连通,而且漏油容器(18)处于与大气连通的状态。
本发明象如上所述的那样,由于把浸没在液压油中、安装在电动机轴端部的检测器做成油密型浸入液压油中,把设置在检测器外壳底面处的漏油口与漏油容器连接起来,所以不会使检测器的检测部分被侵入检测器的液压油浸渍,从而能防止检测器的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7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客传送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改善偏转像差的彩色显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