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壁螺旋流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108232.5 | 申请日: | 199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30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堀井清之;大隅角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堀井清之;东亚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G53/04 | 分类号: | B65G53/04;B65G5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郑中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流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壁螺旋流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附壁螺旋流动装置,它被用作流动系统单元进行物料传输、干燥以及反应过程的操作,并且还可以进行气体供给、混合和分离的操作,该附壁螺旋流动装置易于制造并易于保养。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于螺旋流动的产生和它的应用已经提出了若干建议,该应用允许气体、粉状物料、纤维、电缆或其它物料以及一个流动系统反应的高速运送,完全不同于湍流或层流的通常概念。长距离的螺旋流动这个独特现象已被确立成一种实用工艺技术,该现象把附壁效应作为一种流动现象并且没有被附壁效应的通常应用所表达出来。
一种附壁螺旋流动的特点在于流体的轴向流动和环绕轴向的流动之间的速度和密度的极大差异,并且附壁螺旋流动表示出急剧升降的速度分布。例如,湍流度比表面湍流的0.2的一半小0.09,这表明附壁螺旋流动是在与湍流十分不同的条件下。此外,通过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合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螺旋流动。
该附壁螺旋流动集中在一个管子中的管轴上并具有优越的特性,即由于被传送物体的自由运动而使之具有小的端流度并避免猛烈的碰撞和与管子内壁的接触。
产生附壁螺旋流动的装置对应用到一种工艺技术中是很关键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提供了各种结构的附壁螺旋流动装置;例如,已知的具有两个连接部件的装置。
然而,加工并制造具有这样一种部件结构的附壁螺旋流动装置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在装配操作期间不易于控制附壁缝的间隙以达到在0.01毫米数量级下所希望的螺旋流动。如上所述,在任何时候、工作地点装置并使用一个附壁螺旋装置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人们强烈地希望制造出一种新型的附壁螺旋流动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并易于保养的新型附壁螺旋装置,它能在任何时候、在适当地点(例如,一个工厂或一个建设工地)被装配起来并且要能易于调整附壁缝的间隙。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阅读详细的说明会清楚的。
图1a、1b和1c分别是本发明的附壁螺旋流动装置的左侧视图、平面图以及右侧视图。
图2和图3分别是图1b的X-X剖面图和Y-Y剖面图。
图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附壁螺旋流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附壁螺旋流动装置将参照附图和实施例被详细地描述。
如图1a、1b和1c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附壁螺旋流动装置具有包含一个第一部件A、一个第二部件B以及一个外圆周管部件C的结构,该外圆周管部件C部分地覆盖第一部件A和第二部件B并把它们连接起来。
第一部件A具有一个端导入通道1、一个与通道1相对在外周边端上的倾斜表面2或者一个竖直表面以及一个连接凸缘3。
第二部件B具有一个排出口4、一个在内周边端上具有一个孔的倾斜表面6或者一个弯曲表面(该孔比所说排出口4的孔大,并与第一部件A的外周边端上的倾斜表面2或者竖直表面相对,因而形成了一个附壁缝5)、一个以圆锥形从内周边端上的所说倾斜表面6或者弯曲表面朝所说排出口4而渐轴的倾斜表面7、一个在外周边端的表面上的环形槽8以及连接凸缘9。
从第一部件A和第二部件B的特征可清楚地看到,在本发明的附壁螺旋装置中没有把部件A和B连接起来的螺纹部分或插销部分。因而,加工在外周边端上的倾斜表面2或竖直表面、在内周边端上的倾斜表面6或弯曲表面以及环形槽8是非常容易的,因此它们尺寸的精确度以及表面粗糙度可被显著地改善。
外圆周管部件C是一个把第一部件A同第一部件B连接起来的连接装置,以使附壁缝5的特定间隙达到高精确度。所说部件C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件A的连接凸缘3以及第二部件B的连接凸缘9紧密接触并与部件A和B相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外圆周管部件C覆盖在被设置在第二部件B的外周边端的表面环形槽8之上,形成一个通风分散室10;外圆周管部件C与一个供给压缩气体的通风部分11相连通并且把压缩气体从所说通风部分11通过一个导管12供应到通风分气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堀井清之;东亚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堀井清之;东亚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