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8304.6 | 申请日: | 199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59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镇;陆维新;王忠秋;靳庆生;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师范学院;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08 | 分类号: | C12N11/08;C12N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9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固定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复合固定化酶的方法,它包括如下内容:
(1)制备共轭固定化酶,其步骤如下:
(a)多孔载体与具有侧胺基聚胺化合物溶液接触,使聚胺附着于多孔载体上;
(b)用无离子水洗涤,排除出溶剂和分散其中并未附着的聚胺,然后用已处理的多孔载体与胺反应性物料接触,该溶液是一种多功能醛、一种多功能有机卤化物、一种多功能酸酐、或是一种多功能偶氮化合物,使其中一个胺反应性基团与侧胺基起反应,留下另一胺反应性基团可以进行进一步反应;
(c)用无离子水洗涤,排除出溶剂和任何溶于其中而又未反应的胺反应性物料。已处理的多孔载体与至少一种酶溶液接触,以引起酶的胺基与未反应的胺反应性基团反应,通过共价键的形式固定酶。
(2)将共轭固定化酶与产生该酶的微生物细胞共同包埋于一种或一种以上包埋剂中,制成复合固定化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多孔载体包括:
(1)颗粒硅藻土。
(2)空心微珠。
(3)甲壳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聚胺是聚乙烯二胺、聚乙烯亚胺、聚亚甲基二胺、聚六亚甲基二胺、聚四亚乙基五胺、多乙烯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胺反应性物料是戊二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酶是葡萄糖异构酶、葡萄糖淀粉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支链淀粉酶、转葡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
6、共轭固定化酶包括被附着于多孔载体的如下反应产物:具有侧胺基聚胺化合物与胺反应性物料-一种双功能化合物戊二醛中的一个胺反应性基团相反应,它的另一个未被反应的胺反应性基因与酶或酶类的自由胺基反应,并与之相联接构成共轭固定化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轭固定化酶,其中多孔载体包括:
(1)颗粒硅藻土。
(2)空心微珠。
(3)甲壳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轭固定化酶,其中聚胺是聚乙烯二胺、聚乙烯亚胺、聚亚甲基二胺、聚六亚甲基二胺、聚四亚乙基五胺、多乙烯多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埋剂是:卡拉胶、黄原胶、明胶、琼脂、海藻酸、二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聚丙烯酰胺。
10、一种制备复合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及异构化葡萄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多孔载体与具有侧胺基聚胺化合物接触,使聚胺附着于多孔载体上;
(2)用无离子水洗涤,排除出溶剂和分散其中却又未附着的聚胺,与胺反应性物料溶液接触,该溶液是一种双功能化合物,如戊二醛,其中一个胺反应性基团与聚胺的侧胺基起反应,留下另一个胺反应性基团可以进行进一步反应;
(3)用无离子水洗涤,排除出溶剂和任何溶于其中而又未反应的胺反应性物料。已作上述处理的多孔载体与葡萄糖异构酶溶液接触,使酶的胺基与胺反应性物料的另一个胺反应性基团反应,通过共价键的形式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构成共轭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4)将上述共轭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与产生该酶的嗜酸链霉菌细胞共同包埋于包埋剂中,并再一次分别与带有侧胺基的聚胺化合物、戊二醛反应,制成复合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5)将复合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装入反应柱中,与液体葡萄糖接触、使葡萄糖异构化为果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师范学院;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河北师范学院;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3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